2023年4月25日21时12分陆安心先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一枚他收集到的收信单位为“浜镇邮电所”,转交某某的“特种挂号信函”。该信函的收寄戳为河南许昌,邮戳日期为1980年3月18日,贴邮票20分。背面的落地戳没有展示。
他在展示时说:“一枚老信封,你能看出些什么信息呢?”
我第一次看到“浜镇邮电所”称谓的旧信封,感觉它是反映浜镇史料的一枚珍贵旧信封。
一、浜镇邮政代办所地址的变迁。
以前崇明县邮政局,先后指派浜镇大桥口的同康酱园店,后转移到东街上郭家厅旁边的郭与张家联办的酱园店代理。店门口挂个邮政信箱,代售邮票,敲敲邮戳。最后转移至浜镇河对岸的“黄锦成”大宅院的东边的街面房里营业,成为浜镇史上首个像模像样的邮政所了,结束了“代办”的历史。开始有“小杨”,后聘请退休的张和生先生支持该所工作。
二、浜镇邮政所何时接通电话?
据史料反映1956年,崇明的乡村电话网开始建设,一些政府机关和大型工厂开始安装电话。那时候安装的都是磁石电话,也就是摇把电话。是最老式的一种话机,由于没有自动交换设备,需要靠人工转接。
浜镇邮政所,就在我家西隔壁,在我1954年离开浜镇前, 我的印象中,就有客户打电话,当时线路信号差,打电话的吼声很大!如果在崇明邮电史料里能找到相关史料,就更精准了。另外,我估计那位在浜镇邮政所工作过的,大概住在浜西村小杨,我回家探亲时,见到他在浜镇大桥口清运垃圾,我还与他打招呼,说,你改行了?可能他还健在,向他了解一些浜镇邮政所的史料,一定收获多多。
自从自主经营浜镇邮政所后,业务也多了,小杨骑着自行车投送信函和居民订阅的报刊杂志。以前浜镇邮政由店家代办时期,只看到有人寄信:买好邮票贴上后,投入邮筒,代办者定时取出,敲敲邮戳,交上面来的邮递员。至于外地寄到浜镇的信函,没有看到代办店家转交,估计上面的邮政人员直接投送。
三、有了电话服务,才能称作“浜镇邮电所”。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称谓。
四、旧信封一旦反映历史史料时,便很珍贵。
世间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有的出现了,有的消失了;世间的人群中无时无刻都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需求,往往一些事物存在时并不感觉稀罕和珍惜,但当消失后,感觉就会发生逆转。
邮戳字样:上面为“上海崇明 ”中间为“
1985.3.13”(月日不清晰,信纸内为85 3 12号,即1985年3月12日)年月日下面为“1”,最下面为“浜镇(代)”
看看,我把这个信封撕得这个样子,一点也没有长期保存的意思,只因是父亲的书信,才搁在那里,保留了它。
五、何为特种挂号信函?
特种挂号信函:简称特挂信函或特挂,是一种保险性质的信函。根据规定,粮票、布票、食油票、户口迁移证、粮食转移证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组织关系等票证、文件。必须作特种挂号信函交寄,并使用邮局制售的特种信函专用信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