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上海崇明微信“心语作者群”推送了施玉龙先生的《由"浜镇商团"荣誉章说开去》(施玉龙|由"浜镇商团"荣誉章说开去
(qq.com))详细述说了“浜镇商团”发起组建者,让我了解了相关浜镇的龚剑秋与南通的实业家张謇交往的历史以及与浜镇商团陈年旧事,让我了解了近代史中相关商团的史料。
阅读《由"浜镇商团"荣誉章说开去》后有五点感想。
一、“浜镇商团”荣誉章,是浜镇在崇明历史上四大古镇的一个有力佐证。
荣誉章正面有三行文字,从上至下,分别为:“荣誉章”、“浜镇商团”和“果毅”。从“果毅”两字,可推断该章颁发给表现好的商团成员。
由于浜镇的镇史的短缺和不普及,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浜镇人,还第一次见到该章。现在浜镇人知晓“浜镇商团”的人,估计,也为数不多了,见到该章的人,更不多了,收藏该章的人,更是稀而少之!我也第一次见识!这枚徽章,是浜镇在崇明历史上四大古镇的一个有力佐证!
二、施玉龙先生广泛收集资料,介绍龚聘君追溯到启东的武陵村。
施玉龙先生撰写此文时,阅读了大量的史料,介绍“浜镇商团”发起组建者之一的龚聘君先生时,引用了《启东市南阳镇农村文化遗产名录》,文中说:
“《启东市南阳镇农村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这方面的真实情况记载,武陵村南距北清河3华里,它建于1919年,创建人是龚聘君、顾玉章。龚聘君是崇明(浜镇)有名的大户,颇有影响力,就以龚姓郡名定名为‘武陵村’。”
下图:“武陵村”视频截图。
三、文史资料只要写得真实,文字瑕疵自有高人能纠正。
我把“浜镇商保”荣誉章中的“果毅”误读成“男毅”,施玉龙老师采用了此说法。文章发表后,被高人指出:”男毅应是果毅吧。“随后我和顾维钧先生先后考证了此说法。
下图:我把“果毅”误读成“男毅”的截图。
下图:高人纠正了我的误读,以及我考证此说法截图。
下图:钱维军先生继续考证,晒出了”果“字书法。
下图:我与钱维军先生互动。
下图:顾士云先生继续考证的截图。
四、浜镇的文字和实物史料亟待收集和挖掘。
”浜镇商团“荣誉章的面世,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深厚的浜镇文化沉淀,必然影响着一些浜镇人热爱乡土文化,尽心收集和撰写浜镇的文史资料。最近我与施玉龙先生和黄惠贤先生为施勋先生绘制浜镇的历史地图,我们尽力回忆浜镇四十年代的商号店家。以后,施玉龙先生向土生土长,一直生活在浜镇的知识老人吴祖涛先生征求相关信息。果不出所料,吴先生提供了一大批浜镇的商号店家或经营者,十分可喜!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称“浜镇银匠店”,吴祖涛先生笔下称作“浜镇银楼”,我对施玉龙先生说:“吴祖涛先生称作浜镇银楼,更科学!”吴祖涛先生,在身体条件许可下,还打算寻找原先浜镇店家的后人,采集相关资料,如此治学十分可敬!
以后吴先生把珍藏的“浜镇商团”荣誉章,拍照发给施玉龙先生,施先生,又转发给我,让我一饱眼福!这是一枚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了!
我估计,历史上号称崇明四大名镇之一的浜镇,估计还有一些有价值的文字和实物史料存在民间。“宝物”和“废物”,一字之差,由于价值观的不同,相当一部分“宝物”被遗弃了,被消失了!如果,现在不收集,再过几年,真的都消失了!可惜者可惜,无所谓者无所谓!
五、浜镇黄锦成大宅院一堵被强盗火烧的老墙门被修建的得与失。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强盗趁浜镇商团外出执行任务之机,火烧了浜镇的黄锦成大宅院的墙门,实施抢劫。被强盗火烧的老墙门,见证了浜镇商团存在的历史背景。2016年该墙门被改建一新,反映浜镇一段历史的实物随之消失。
世上事物总存在相互矛盾的两面性:留着火烧过的老墙门,残破不堪,十分难看;修建了火烧过的老墙门,面貌一新,再现了浜镇大宅院的历史风貌,十分气派,但一个反映浜镇的历史实物消失了!如果用老照片和注解,装上框,装订在适当位置,也可弥补此缺失。大概,当浜镇成为旅游景点时,此情况可能出现。
下图:被强盗火烧的黄锦成墙门。
下图:2016年黄锦成大宅院的墙门改建。
附录:”心中作者群“群友评论选录。
1、柏尚超:
当年浜镇正兴盛,遭逢乱世不太平。
剑秋聘君出资金,组建商团保安宁!
为施玉龙老师的大作《由“浜镇商团"荣誉章说开去》点赞!
2、施卫平:
心语公众号有几大“名片”,比如系列性的民俗记载、商镇旧址的兴衰历史变迁、民间趣事描述集锦,地方名人志事等。施玉龙老师的文章便是其中之一!拜读、欣赏了![咖啡][咖啡][咖啡]@施玉龙
3、严志仁:
@施玉龙老师:为你的佳作《由“浜镇商团”荣誉章说开去》点赞!
浜镇不愧是崇明四大古镇之一,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积淀。
4、陆洪兴:
由于古浜镇的商团是维护浜镇一方秩序,为民排忧解难,甚至还有为害除害作用,深受百姓爱戴。这种旧时民间商团值得挖掘宣传。
为玉龙老师倾心挖掘古浜镇轶事精神点赞!
5、郁尚高:
施玉龙校长挖掘浜镇过往,已成系列,精神可贵,史料祥实,值得钦佩,必须点赞[强][强][强]
6、黄镛:
说不完的浜镇事,抒不完的浜镇情。为玉龙的新作点赞![强][强][强]
7、沈建球:
为玉龙老师又一篇挖掘古镇文化历史的新作点赞!《浜镇商团》当时由民间开明绅士龚剑秋,龚聘君自行组织的武装团体,他能保卫一方平安;相当于后来的保安队;现在的派出所。有了他方能镇泰民安,生活详和![强][强][抱拳][抱拳][握手][握手]
8、沈树玉:
施玉龙老师孜孜不倦,潜心挖掘古浜镇文化,精神可嘉,令人佩服!现又从一枚”章”写起,叙述了“古浜镇”商团的来龙去脉,可敬可叹!
为施老师的新作点赞!
9、龚成亮:
浜镇人研究挖掘浜镇事,为施玉龙老师好文点赞!
10、钱维军:
施玉龙老师的新作文笔流畅、资料详实,为挖掘浜镇历史又作出了一大贡献,特别是对“商团”这一民间武装组织的来龙去脉的描述,填补了记录浜镇历史的空白。讚透![强][强][强]
写不完道不尽的浜镇历史,所有叙述浜的前世今生文章内容之丰富,文化沉淀之深,前所未有。
玉龙老师的浜镇商团,把古浜镇商贸活动刻画得活龙活现,进一步说明了玉龙老师在挖掘历史题材上功夫深厚,在撰写文章上笔力之力度,都属于上乘之作,值得我学习!
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
11、施卫国:
写不完道不尽的浜镇历史,所有叙述浜的前世今生文章内容之丰富,文化沉淀之深,前所未有。
龙老师的浜镇商团,把古浜镇商贸活动刻画得活龙活现,进一步说明了玉龙老师在挖掘历史题材上功夫深厚,在撰写文章上笔力之力度,都属于上乘之作,值得我学习!
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
12、钱维军:@施玉龙施老师,文中的“闰六月”误为“润六月”、“闯不开”疑为“撞不开”、“房屋连遍”似为“房屋连片”,供参考。
13、顾士云:为玉龙校长的新作点赞!深耕古镇浜镇,考证前世今生,延伸古镇文脉,传承古镇精华。感谢了!
14、陆锦洲:浜镇,这个迷一般的数百年老镇,他蕴藏着太多的神奇故事,玉龙兄弟的辛勤笔耕,将这层神奇的面纱慢慢剝开,让我们逐步了这段已被时间的尘埃埋藏的历史,为玉龙兄弟的佳作点赞。
15、黄秀廉:
曾经的浜镇繁华故事多,施玉龙老师认真挖掘传播,后代人对浜镇的前世今生了解更多。为施老师的佳作点赞![强][强][强]
16、丁志龙:
为施玉龙老师的新作点赞![强][强][强]
17、沈建球:
感谢多位资深老师相互协作,方成玉龙撰写古镇历史佳作![强][强][抱拳][抱拳][握手][握手][玫瑰][玫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