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新档案馆随拍及新址上的历史片段

标签:
上海静安区新档案馆图片彭江路20号历史杂谈 |
分类: 上海随拍 |
静安区新档案馆的所在地,原先是彭浦工业园区的一部分,都是大工厂。2006年开始,我关注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平型关路由广中路向北延伸,2009年灵石路由共和新路向东延伸,形成了两路交汇处。该处四角,先后建成“慧芝湖花园二期、三期”住宅小区和苏州河以北的地标性文化建筑“上海文化中心”后,静安区新档案馆,是最后建成的一栋建筑,让我看到了该交汇处的完美的收官之作。这里的变化,是上海发展变化中的一个缩影!
当我看到我拍摄的“20彭江路”门牌老照片时,顿生感想:也许该老门牌最值得静安区新档案馆收藏的“宝”,它隐含了新馆地址的最简单、最明了的历史信息。它体积小,收藏也不占地!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上海静安区新档案馆”时,便会跳出两个地址:江宁路575号(陆注:目前仍在使用的老馆)和彭江路20号(陆注:让未启用的新馆)。世界上有些事,就是怪怪的:当某件物品存在时,没有感觉,废物一件;当它消失时,却有珍贵之感,但已消失了!
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搬出彭江路20号路上之后,2015年2月13日我到里面拍照留存,我戏称给该公司旧建筑的“最后的摄影晚餐”,看到上述办公大楼里满地废弃物,其中有“海上文化中心”效果图板,以及建造“上海文化中心”的指挥部相关办公室,了解了该大楼对建造“海上文化中心”的贡献。站在该办公楼楼顶,满目高楼大厦,一片新气象!以后,经过此地时,总要拍摄几张照片,由此记下了该地块,即静安区新档案馆建成前的一些历史片段。
静安区新档案馆的馆前的绿化带,很有特色,一丛粉黛乱子草,犹如游览公园顿感美哉!
一、静安区新档案馆随拍。-
下图:档案馆平型关路西边的海上文化中心、西北边的大宁街道办公楼和大宁金茂府住宅楼群。
下图:档案馆平型关路出口,工人正在清洁玻璃。我进门后,问保安:“能否进去参观?”保安答:“这里是档案馆,不能参观。”我答:“好!”随后,就就地拍摄了几张照片。据我的理解,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公民凭证可以看解密的资料。
下图:门内拍摄的两张照片。

下图:“民防工程”北边的绿化带上有小土丘,因地制宜,设置了的儿童滑梯等小型游戏设施。













1987年彭浦地图从共和新路至北宝兴路和彭江路至广中路三家大厂,分别为:起重运输机械厂、新中动力机厂和水工机械厂。当时还没有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据资料称: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由英国API集团、香港永发印务公司和上海轻工集团共同出资于1999年2月份组建的合资公司。)
原先“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位置上先后建成了变成、“海上文化中心”、“慧芝湖二期”、“慧芝湖三期”和“静安区档案馆”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