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2022-09-04 14:26:47)
标签:

浜镇

黄锦成

图片

乡土文化史料

分类: 崇明记事
  2022年9月3日施玉龙老师给我传来了由“@雷”拍摄的《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受访人为“黄锦成”宅内黄雪娟和陈国兴老师的小儿子,我称他为“小黄”。
  为便于不熟悉的人阅读,根据我的理解,把视频中几个概念作些说明:
  1、”黄锦成有几个子女,4人”。“黄锦成”是宅名,我曾经询问过小黄的母亲黄老师:”黄锦成“几个字怎么写,它是什么意思?她不清楚,后来我问过其它”黄锦成“里的老人,回答说:黄家族谱里,没有“黄锦成”这个人的名字,是宅名。正如小黄所说:”西宅有很多房子”、”东宅有108间”,“黄锦成”就是那么多房子的宅名。
  2、”黄锦成”有三个宅。宅内的人,称北宅、西宅和东宅。浜镇人,一般称东宅为“黄锦成”,称西宅为“西黄锦成”。“北宅”,已很少有人知道了,最近一位“黄锦成”里的老人告诉我后,才知晓。那位老人对我说:”黃錦成是我們這一房的老宅,在灣港還建有一個北宅,我記得兒時放假常常去北宅爬香爐腳樹。”
  3、黄锦成有几个子女,4人”,估计指小黄自己曾祖父黄宝卿有四个儿子。今年4月13日崇明数字报刊登了一篇《蔡元培题赞崇明黄宝卿》(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蔡元培题赞崇明黄宝卿 (shcm.gov.cn)其中,就谈到了“黄宝卿长子黄铣,字稚卿,原崇明中心医院内“黄家花园”的主人”一事。
  所以,阅读民间乡土文化史料时,需作些辨别,毕竟他们不是专业人士的著作,应充分谅解,不必苛求!我的一些说明,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例如,估计指小黄的曾祖父,那么只有四代,与小黄讲的“六代”,又不相对应,只有继续讨论和补充,才能求得较完善的文史世实!
  现在“黄锦成”老宅里,只有小黄家的那栋房子,还保存完好,也是浜镇著名的大宅院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了!如地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也要列入地方保护了!
  此视频中共有十句内容1、黄锦成有几个子女,4个;2、第六,你黄锦成第六代;3、保存完好的三踏步暖床极为罕见 你们有多少房子;4、东宅有108间5、西宅有好多房;6、个晨光(崇明话:那个时候)宅地多了;7、崇明中心医院黄家花园;8、南市区有黄家花园;9、 苏州也有黄家花园。
  最近施玉龙老师给我转来了几个由“@雷”拍摄的相关浜镇的短视频,让我了解故乡有人关注,很高兴!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感谢施老师转发!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感谢小黄的介绍!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感谢@雷”拍摄了那么多相关浜镇的视频!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雷加油!希望不断总结和提高拍摄实践!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内容截图
  1、黄锦成有几个子女,4个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2、第六,你黄锦成第六代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3、保存完好的三踏步暖床极为罕见 你们有多少房子(陆注:背景为小黄家的房子,那是一栋保存相对完好的黄锦成老房子!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4、东宅有108间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5、西宅有好多房子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6、个晨光(注崇明话:那个时候)宅地多了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7、崇明中心医院黄家花园(注:上图背景照片为黄家花园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8、南市区有黄家花园(背景图片为”三踏步暖床“)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9、苏州也有黄家花园
读看《历史名镇浜镇黄锦成宅》短视频随笔
  附录:
  1、2011年五一节子女都来探望老人。一下子院子里热闹了起来。
)崇明浜镇忆旧——望族(黄)(五)
  2016年1月拜访陈国兴老师,随后他牵着我的手,领我走了一片“黄锦成”。
崇明浜镇掠影(二)
下图:黄锦成宅子里随拍
崇明浜镇掠影(二)
崇明浜镇掠影(二)
  下图:在”黄锦成“里面,看到西宅与东宅相连。在浜镇西黄锦成里那栋建筑,紧邻东宅。
崇明浜镇掠影(二)
附录:蔡元培题赞崇明黄宝卿

周惠斌

  蔡元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面飘扬的旗帜和各界敬仰的导师,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崇明人黄宝卿,在近现代历史上是个籍籍无名的人物。蔡元培何以会题字称颂黄宝卿呢?

  黄宝卿(1855—1929)名埰,崇明浜镇人。先祖诗书传家,父辈弃儒从商,经营棉业,远及辽沈。14岁丧父,始涉商贸,辛勤创业,累积财富,乐善好施,重义轻财,信奉“我不负人,人岂必负我”,安排长子、次子赴沪营商,三子、四子入学修业。晚年不遗余力参与社会公益,议设乡馆、义冢、殡舍,施舍药品,更命长子筹建浜镇第七小学校舍、投资崇明城内电灯厂,且诫之“此有益于公众者,不应计利之有无”。1929年在上海病故后,长子等邀约社会名流为其题写像赞。

  黄宝卿长子黄铣,字稚卿,原崇明中心医院内“黄家花园”的主人,20世纪上半叶崇明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黄家花园是民国时期遗存至今的一座既有西式建筑风貌,又有中式传统样式的私家别墅,襟江临堤,中西合璧,古朴典雅,气派非凡,现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崇明区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题赞“老成典型”,上款“宝卿先生遗像”,落款“蔡元培敬题”,并钤白文“蔡元培印”。所谓“老成典型”,意指年高有德,深孚众望,堪为人师。其中,“老成”指经历多,做事稳重;品行高洁,身体力行。语出明代袁宏道《书念公碑文后》:“及余归柳浪,而念公适至,老成典型,居然在目。”像赞称颂黄宝卿为人谦恭,修身谨严;德高望重,享有盛誉;言行举止,表率乡里;恤贫怜弱,泽惠桑梓。“老成典型”四字浓缩了黄氏一生忠义孝悌、修身齐家,茹苦含辛、坎坷创业,急公好义、报效社会的嘉言懿行,以及传承家风、恩泽乡党的思想情怀。

  蔡元培进士及第,晚清翰林,历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中央监察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却不以书法名世,且其行楷与明清科举考场上要求书写规范大方、美观整洁的馆阁体相去甚远。然而,他旧学功底深厚,思想境界阔远,虽疏于楷书,却精研山谷体,兼容并蓄,亦旧亦新,结体左低右高、略呈斜势,布局疏密得当、虚实兼顾,书风质朴自然、自出机杼。为黄宝卿遗像所题行书“老成典型”,提按顿挫,徐疾有致;纵横洒脱,苍劲厚重;不矫揉、不造作、不媚俗,个性独具,自有法度。虽为应制之作,但信笔所至,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无丝毫雕琢痕迹,百年后犹能让我们尽情欣赏到他笔下的斐然文采和翰墨神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