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采石矶随拍(下)
陆文彬
从三台阁下来后,可说是标准的“自由行”,走到那里,那里好看,就多看看。经过“广济寺”时,我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让我进去拍摄几张照片。该寺不大,貌不惊人,但它却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创建于汉朝。网上有段文字介绍,称:“据后汉东吴孙策的孙权把采石建为古渡镇,南北朝皇帝陈霸先(号武帝)于公元557年10月,易名为‘贺福寺院’,
他母亲常到寺庙吃斋念经,隋文帝,唐皇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高宗赵构等都来此地朝山进香凭吊,宋天圣七年
赵匡胤把寺名改为‘广济院’。隋炀帝将次地称为"采石",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僧人明满募捐重修,朱洪武亲笔提寺名‘广济寺’,沿用至今,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出家后常来寺内住夏,乾隆南巡也在寺住约一年。”
走到长江边上看到一块石头上题写:“联璧台”,其貌不扬,但故事多多,据说:“明正德十四年(1519),太平知府傅钥陪同池州知府何绍正、徽州知府刘志淑、安庆知府胡缵宗以及刑部主事方
豪游览采石矶,登临崖上,嫌“舍身崖”名不雅,遂改名“联璧台”,由方豪书写,命工匠镌刻石上,下署名思道(方豪 字思道)。
联璧台因年久风化,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有一半坠入江中。然此处风景并未减色。因传说李白酒醉即从此
台跳江捉月而死,故又名捉月台。游人常登临此台俯瞰江流,缅怀李白。1987年,在李白逝世1225周年之际,联
璧台旁塑起一尊李白雕像,高约2米,合金钢制成,由雕塑家钱绍武创作。雕像体态飘逸,似大鹏展翅,为联璧台
增添了新的诗意”
下图:广 济寺。
下图:寺内钟鼓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