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贵州风光》(暨错片)邮资片欣赏

标签:
贵州风光片错片欣赏图片文化fp杂谈 |
分类: 极限片、风光片、图卡 |
下图:《贵州风光》A组封套。图案:“黄果树瀑布”。
下图:10-1
黄果树瀑布。(以下均是错片)
下图:明信片左下方的邮资片编号(志号)错印为“FP7”。正确的编号应是“FP8”。
下图:10-2
织金洞。
下图:10-3
龙宫。
下图:10-4
红枫湖。
下图:10-5
竹海公园。
下图:10-6
小七孔。
下图:10-7
梵净山。
下图:10-8
遵义会议会址。
下图:10-9
甲秀楼。
下图:10-10
青龙洞。
下图:《贵州风光》A组重新印刷明信片,编号改为“FP8”。因其他均相同,故简略。
下图:同一图案的《贵州风光》邮资明信片,有两个不同的“FP7”和“FP8”编码。
下图:B组封套。封套上印有“国际航空”标签。图案“舞阳河”。
下图:B组邮资明信片,除了印有“航空”标签和邮资“420分”外,明信片图案都相同,此处简略。
附录:网上下载的相关上述风光邮资片提前销售流出错片通报。
【国邮(1999)63号 】
关于重庆市、陕西省邮政局提前销售邮资票品问题的
通
重庆市邮政局万州、渝中、南岸3个区的集邮公司,以及陕西省邮政局渭南、商洛、榆林3个地区的集邮公司,无视原邮电部和国家邮政局关于禁止提前销售、低面值销售邮资票品的有关规定,提前销售定于1998年11月25日发行的“贵州风光”邮资明信片。其中,重庆市3个区集邮公司提前销售5861套,陕西省3个地区集邮公司提前销售2980套(合计流出8841套,其中A组7274套,B组1567套),对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对此,国家邮政局专门研究并责成重庆市邮政局和陕西省邮政局对此事进行认真查处。重庆市邮政局和陕西省邮政局在查明情况的基础上,按照邮部(1997)314号“关于对违反邮资票品销售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对提前销售的集邮公司领导和责任人分别进行了处理。上述提前销售问题表明,邮资票品管理工作不力、通信纪律和制度观念淡薄的问题仍然存在。为严肃纪律,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国家邮政局决定对重庆市邮政局、陕西省邮政局通报批评并进行处罚:
一、重庆市邮政局、陕西省邮政局违规销售“贵州风光”邮资明信片的全部收入(按提前销售A/B各组实际收:重庆市邮政局74049元;陕西省邮政局47460元)上缴国家邮政局。
二、扣罚重庆市邮政局、陕西省邮政局1999年新增效益工资各5万元。
国家邮政局同时要求,各省邮政局要引以为戒,认真贯彻全国邮资票品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执行规章制度和通信纪律的教育,使邮资票品的发行和管理迈上新台阶。
从以上通报可以看出,FP7贵州错片的流出数量A组7274套,B组1567套已成定论,没有任何疑问。
邮星
2013年12月2日
(摘自木公邮侠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dcd350102vbau.html)
该文内还[转载]贵州错片发行始末、辨伪及价值(邮星)
附录:《贵州错片》辨伪(http://tieba.baidu.com/p/2877978735)
赝品一:志号改造
此种造假是在正版FP8《贵州风光》邮资片的基础上变造的。变造的方法是用刀片把左下角的志号FP8的“8”字刮掉,然后重新印制上“7”字,从而使其变为错版片。明白一点印刷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此种造假难度较大,因为造假者要十分小心地只把“8”刮去,并要非常准确地把“7”套印上去,这就已经很难了,而且还会因为字体的大小、位置的差异以及刀刮后留下的痕迹而引起人们的警觉。此种假片识别并不难,收藏者只要用20倍的放大镜观察到志号的周围有起毛痕迹,就可以断定为这是改造过的假片。
另外,正版FP8《贵州风光》邮资片B组左上角的航空标志的字体为白色,其底色为中蓝色,纸质比较白、亮。而《贵州错片》B组的航空标志底色较重,为深蓝色,纸质颜色较暗,呈灰白色(白中闪黄),肉眼看上去显得比较厚重。
FP7错片与FP8正片在名址线、文字上也有区别,经笔者用带光源的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错片的名址线以及文字的印刷油墨到位、瓷实,字体粗壮、饱满。而FP8正片的名址线及文字的油墨则不太到位,字体显得纤细瘦弱。
此外,还有造假者将FP8正片左下角的英文、汉字和编号全部用化学药水或其它方法去掉,重新印制上文字。甄别此种变造片,集邮者只要对着阳光仔细观察左下角的中英文,由于此处是用过化学药水,所以此处显得不太平整,颜色也比其它地方白,有的改造片左下角的文字周围还有少许起毛现象,而且后印上去的文字字体有变形现象。
赝品二:全部造假
此造假的方法就是重新印制《贵州错片》。此种假片的印刷水平比较高,没见过真片的人用右眼较难分辨。此种造假与只把志号“8”改动成“7”的造假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因为,邮品刷色所用的油墨都是特制的,多色一般用照相版印刷,往往采用三种以上主色印制,其中某一种主色绿或黄等也要分多种,由浅到深,所以要伪造这种刷色的邮品是很难的。而风光邮资片就是双面多色印刷,印刷精细,造假难度大,伪品很少。所以,大多数收藏者只会盯着“7”看,并从中寻找被修改的“蛛丝马迹”,而没有想到此片竟然全部都是伪造的。
由于造假者疏忽,把B组邮资片的第七枚《梵净山》的英文片名The Fanjingshan
Mountain中的大写字母“F”误排为小写字母“ f
”。真片的英文片名“Fanjingshan”中的“jing”与“shan”之间是没有空格的,而假片的“jing”与“shan”之间有一个空格。真片的明信片规格为148×100毫米,假片的规格为148.5×100.5毫米,比真片的长度和宽度各大0.5毫米。
附录:
1、YP16《湖北风光片》邮资明信片欣赏(内含YP1-16风光邮资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1cbf0102vz2k.html)
2、FP3《江苏风光》邮资片欣赏(内含FP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1cbf0102vw9k.html)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1cbf0102vz4m.html)
4、 FP5《新疆风光》邮资片明信片欣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1cbf0102vz4n.html
5、 FP6《辽宁风光》邮资明信片欣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1cbf0102vz4o.html)
6、 FP7《武陵源风光》邮资明信片欣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1cbf0102vz53.html)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