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事(65-3)崇明一日游——参观崇明博物馆.崇明盐业、赵公堤、围垦(三)

标签:
崇明一日游崇明博物馆盐业赵公堤围垦 |
分类: 崇明记事 |
旅游记事(65-3)
下图:盐业历史资料。崇明古代居民多以渔樵为生。980年(宋太平兴国五年),曾为流放地,囚徒在此煮盐,盐业始起。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姚刘沙和三沙均设有盐场,元朝时盐业仍十分兴旺。以后土质变淡,盐业渐衰。
下图:赵公堤,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知县赵延健率民工修筑赵公堤,堤长百里。崇明岛临江濒海,岸线绵长,筑堤固岸向为首要。明代嘉靖中曾筑官坝于吴家沙,以后又相继筑北洋沙堤、平洋沙堤、刘公堤和赵公堤。
下图:崇明围垦。崇明岛解放前以南坍北涨为主,解放后经过水利建设、不断围垦和人工促淤,1960年起,南坍基本停止,北部和东西端仍继续淤涨。自1956年至1984年,国家共投资3231万元,围地612560.7亩,合408.4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中的38.4%。在新围垦的土地上,建立了市属国营农场,数十万上海知识青年先后前来参加建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