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48c0065axc141f3cc5185&690
过去和现在,对各方面都比较般配得体的两个男女,都喜欢用一个“门当户对”来形容。那天随潇湘晨报组织的赴岳阳县张谷英村外拍,在村子的外面,看到正中的那张大门正上方题有“当大门”三个字,导游介绍它的来历时,我正好在离她比较远的地方拍照,她的解说我听得不是很真切,到这里来了一趟,没有得知那三个字的真正含义,甚是可惜。
所谓的当大门即是张谷英村的入口处。我这已是第二次来这里,上一次来好像是在10年前。除了连片的老旧房子里面的卫生状况比我数年前来的那个时候好了许多外,其它的一切似乎没有任何改变,那些已经年代久远的老房子仍是那样的破旧衰败,不堪入目,既没有婺源的徽派建筑的精致典雅,也不如丽江古城的那些独具一格的纳西族民居的赏心悦目,只有那些缺乏艺术审美、旧式中国南方湘赣农居风格的、土得掉渣的破房子,仿佛时间唯独在这个地方停止了一样。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张谷英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这里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交界处,距三县的县城都有好几十公里的路程,再加之从京珠高速下来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而公路路面状况很糟,车行在路上如同船行湍流之中,谈不上舒服,游客来一趟真的不容易。从古到今,这里都是天高皇帝远、与世不搭界的地方,典型的农耕文化环境,与外界隔绝太久,受地域偏远的影响,外面的文化和经济都无法渗入这方土地,以致形成现在的信息不畅、经济落后、文化凋敝,如果没有近十几年的旅游开发,这里的人应该还生活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生存环境堪忧的状态下。即使现在,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里的旅游开发情况也不见很大的起色,相比起别的一些旅游名胜来说,它是落后了一大截。我们在这里呆了几天,身旁的游客七零八落,寥寥无几,来此游玩的游客实在不多,游客的稀少意味着旅游收入不足,自然对这个地方的深度开发势必带来掣肘。
在大屋里面打一个来回,用不了一个小时,但我们这一行三十来人却在这样的一个让人无法引起美感、令人乏味的地方呆了两天半,居然这些人都是一些好摄之徒。
我在整个老屋转了一个大圈,真的是百无聊赖,基本上没有哪里可以让我有端起相机按快门的冲动。比较搞笑的是,我的那些大都冠之以“摄影师”或“摄影家”的同行们却可以端着他们的长枪短炮在里面来回穿梭往返走无数次,按得单反相机快门霍霍地响,有点儿拍大片的架式。我心想,这也许就是那些摄影大师与我这样的菜鸟级摄影爱好者的区别所在。
最后觉得还是进门前在入口处拍的那两张照片好像还聊以充数,这便放到博客上来。
http://s9/middle/48c0065axc156a4fbf9e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