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妖灵迹 |
据说在大戏未流行时,年节活动中,以『皮影』最受观众欢迎,相传汉朝就已经有人刻皮投影了。
这皮影,原料自是皮。艺人刻皮时,是把料子置于膝上,心中自有形象,刻时刀不动而只旋动料子,刻好后,手上往往磨出血泡。
在一个陕西民间美术展览中看到皮影的造型,只觉全都诡异莫名,邪里邪气的。它们的色彩,总是大红、大紫、墨黑、黄黄绿绿……十分浓烈、辛辣、堂皇。这么灿烂的色彩,往往难以驾驭,偏偏这些皮影人儿,全身关节均可以活动,东歪西折,完全不是正常动作,随人摆布,故死不甘心。
最令我吃惊的,便是仿佛被它们一一斜睨着。虽然只见得倒影,即是五分脸。它们永远不以正眼看人,那一只仅存的眼,是两行幼幼的丝线似的皮条,夹着一颗眼珠子,媚媚地上飞入鬓。好像一不小心,眼珠子便滚下来,委于瓦砾场中。幸而又险险的保留着了。
女角们都簪凤凰钗,珠环翠绕,而且即使剧目是《西厢记》,女角们都是小脚女人。
当它们被置于屏幕后,借助灯光打出了透明的水色和动作,魑魅魍魉,焦点偶一不慎,影影绰绰。
尤其那五分脸,把人与人的关系弄得太过爱恨分明了,若非相对,便是相背。毫无中间路线,也无法回头,除非整个身体往后转。
看皮影,像看一出咫尺天涯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