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授还需要“亲自”读书吗?】

(2010-12-20 19:32:32)
标签:

读书

教授

意义

价值

方法论

胜任力

战略产业

人才发展

文化

分类: 【思想火花】

【教授还需要“亲自”读书吗?】

 

     已经当了教授、博导,还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吗?学习应该是学生(学员)的专利吗?——随便问一句,大家知道还有多少教授在学习新知识、在亲自写书、在亲自写文章、在亲自搞研究吗?

    本人的回答是:教授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亲自”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动力,反正本人就是喜欢学习新的东西。不学受不了。不能容忍有什么东西我不知道。而且,确实像有名家所说:学的东西越多,不懂的东西也越多。就是“越学越不懂”。

    前半年,学习了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物联网方面的东西。搞清楚了许多事。今后就把目标对准这个领域,长期观察、了解、认识、研究,提出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观点与方法。

    前不久,比较大规模和比较深度地阅读了“管理学方法论”的书籍。过去主要是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了解,研究中主要采用新制度经济学概念框架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观点。虽然自博士后出站以来一直在管理学的圈子里劳动,但对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大多数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近不行了,想提升研究水平,发表比较厉害的成果,必须得学习新方法——在国内学界和国际学界流行的、主流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 )方法(还有人翻译为“经验研究”方法)。以前不喜欢这个方法,现在得学习掌握。要和人家玩,就得学人家的游戏规则。经过一阵子猛学,目前基本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其实并不复杂。玩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还是我以前的方法费功力。所谓“实证”的东西,有现成的模式和软件可套用。关键还思想认识水平和对现实观察了解的深度最重要。有年轻学人,用这种方法搞出来的东西形式上好像很科学,但实际上证明的是常识性的东西,或者是远离现实、莫名其妙、没有什么价值的结论。

    话说回来,近期又想学点新东西。今天花200多元买了七本书。什么书?是关于胜任力(特征)模型、素质模型和工作岗位分析的图书。上售书网站猛搜一通,翻来覆去仔细挑选(我绝对是挑选好书的老手!),把这几方面有价值的书都搞到手了。为什么看这些书?课题研究需要!有一个国际级政府部门接受了我的建议,要构建充分胜任“十二五”规划要求的员工胜任力系列模型。还有教育部的一个中标课题也是构建胜任力模型问题。之前对于胜任力模型构建有基础性了解,但不够全面和深刻。这次得把这个东西研究得清清楚楚。局长很肯定,亲自来电话谈年初开始操作。

    好了,就写到这里。还有重要的文字没有写完,明天要交稿。明天上午、下午还得开了个会。会议时间不长。听起来很重要,但大家都知道是走过场。可惜的是被浪费的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