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干正经事和正经干事人赚钱少?!】
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干正经事和正经干事的人,没有那些不干正经事和不正经干事的人挣钱少。少很多!
调皮捣蛋的高中同学,在家乡倒腾东西,卖保健品等,现在是腰缠几千万的“富翁”。聚会时我谈到同学一定为当地税收作了贡献,大家哄堂大笑,说我书呆子一个,不懂社会上的事。把几个“官员”喂饱,办什么事都容易。我是班里念书最多的人,还在京城当上教授,工龄超过30年了,现在的收入连这位同学零头的零头都没有。
有一位亲戚当过医院的院长,官至正处。当时的收入没多少,收点“医药代表”的回扣心惊胆战。10年前下海卖药(当医药代表),所干的事自己都觉得脸红(都不是什么正经事),但现在是千万级“老总”。
大学里也一样。如果你是一位正正经经的教授,埋头苦干搞研究,亲自动笔写书写文章,手头的“课题经费”一般不会有多少。那些擅于玩弄权术、投机取巧,擅长拉关系、搞“政治”的人,手机不停地响,宴会舞会天天到,反而课题广的不得了,经费多得花不了。每年向社会大量倾倒“学术”垃圾。
官场如何?是不是也是正经干事和干正经事的干部获得的利益少啊?工资才有多少啊。部长也就万把块。一位退休的省委书记受优惠待遇,买到一套国家安排的单元房(不到200平方米),满足而自豪地向一位来自老家的“年轻人”介绍了自己的房子。问道:“怎么样,你在北京有房子吗?”“报告书记,有间小房子,您的房子是我奋斗的目标。”事后“年轻人”和我谈到这件事,大大笑话了一番。因为书记不知道这位四十出头的年轻人,是身家数十亿“煤老版”,在北京四环内有近10套别墅。
干正经事和正经干事的人挣钱少,是正常社会的规则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社会能够正常吗?担心国家的发展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