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红绿灯交通规则创意媒体艺术广告凌平影画 | 分类: 我的文字 | 
 
 
来自英国《泰晤士报》昨天的新闻: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一组搞笑的交通信号灯日前在街头闪亮登场,全城50多个交通路口的红绿灯中的“小人”标志一改往日规规矩矩的模样,突然“淘气”起来,它们有的斜躺,有的横卧,有的喝起小酒,有的干脆当街方便起来……当局很快下令拆除。
 
 
从公共安全的角度来讲,这组作品着实存在风险,然而从艺术的角度,不得不佩服这位神秘艺术家出色的创意以及卓越的执行能力。
 
嘿嘿,大家或许要埋怨了,创意与执行都是广告里的词汇,怎么可以拿来描述这样一件作品呢?也算是我的职业条件反射吧,不过这组作品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广告人去仔细揣摩的东西呢!
 
先说创意。作品出现在交通要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每天车来人往都要盯着红绿灯看,小小的红绿灯,真正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叻!广告不是艺术品,放在博物馆自然有人去观赏,广告要主动出击,找到受众目光停留的地方。这件作品也是一样,放在别的地方,小小涂鸦而已,没什么了不起,但放在这里,意义一下子不一样了!
 
为什么?
 
这就是涉关受众心理的东西了。大家每天看红绿灯,目光当中并没有感情,更多的焦急甚至是对交通堵塞的无奈,有了这样一个东西,立刻集中人们无聊而焦急的目光,等待的时间一下子活了,惊奇当中是一种会心的幽默。媒体本身的特点和画面表现,共同构建了这组作品的价值,这也是这件装置艺术品中所体现的现代艺术的一大特点——和经典的创作不一样,你用什么纸写字、用什么布画画,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的是最终的文本内涵。而在现代艺术中,载体本身也成为艺术表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反观我们当下的新媒体不也是如此么?分众传媒的视频为什么好?电梯框架为什么火?不都是因为找到了人们的目光所在么?
 
 
发现了受众的目光也并不是全部,还像我一贯说的,对待新媒体目光不可过于盲目。简单地说,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考量新媒体的价值:
 
1. 
2. 
3. 
4. 
5. 
 
现在很多朋友,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对新媒体充满兴趣,都希望像江南春一样发现一块阵地然后大发其财。这个时候就请你用这五点去套一下你发现的载体,综合评分如果太低,奉劝各位还是放弃的好。好比现在有一家公司在公厕的小便池上面做广告牌的,这点子我想肯定很多人想到过,不过真有人敢做,我个人还是很佩服这家公司老板的勇气的——不是说这块载体不好,而是说现在来做,范围做得那么宽,选择上是不是应该更挑剔一点。
 
受众目光肯定是被吸引的足足的了,嘿嘿,这关注度,比江南春的分众视频还厉害。但是我们从其他的几点来看,问题就出来了:公厕这个环境毕竟给人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加之北京很多公厕状况实在堪忧,媒体的品质必然上不去。
 
照我看,等到全北京的公厕都跟酒店卫生间一样,那这块阵地的价值可就值老钱了。据说王府井有在马桶对面的门上装视频的,嘿嘿,你说这个厉害不厉害?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接下来讲这件作品的执行力!
 
一夜之间作品出现在50多个交通路口,没有成熟的执行力,这应该是很难完成的。仔细看一下这件作品你会发现,作者真是相当聪明:做了与交通灯大小一致的罩,镂空出自己想要的图案,然后往灯下一扣就完事了!多好的办法?
 
广告人要达成自己想要是广告效果,没有执行力也不行呢。日常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平庸庸,创造出动静来,一是创意,再一个就是运用合理的方法提升执行力!
 
记得日本电通OOH局曾给日本一家本土搜索引擎公司做过一次活动,那家公司的性质类似我们的“百度知道”,电通选择了一天,让数百名青年男女穿着写满各种奇形怪状问题的T恤在中央广场瞎逛。这场面可有趣了,你要有幸路过那个广场,不由得会被那些写在衣服上的问题吸引:“人为什么要出汗?”、“猫到底会不会笑?”……如此等等,与此同时,路过该广告的公交车上,也是一样的主题,一时之间,整个东京似乎就成了问题的海洋。
 
如果没有对于现代艺术的认识和深刻理解,是完全不可能做出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的!
 
说这么多,其实也是希望我们的广告人多动动脑筋,多从现代艺术中去取经,寻找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当然的咯,像这组红绿灯装置艺术,大家还是不要模仿为妙,从公共安全的角度来讲,作者是应该受到批评的。好在他的覆盖面不是太广,布拉格交通部门动作也够快,幽默灵光一现,没有给市民造成太大的麻烦,所以我们现在也才能平心静气地来欣赏这组作品中的玄机。
 
 
- 
凌平影画其他博文链接: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