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2008-06-11 14:15:35)
标签:

地震

汶川

绿丝带

遇难者

公墓

情感

分类: 转帖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映秀镇-集体掩埋遇难者遗体的地方。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遗体按照一圈一圈的形式集体掩埋。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世界物流促进发展组织的志愿者们为遇难者的埋骨地扯起了一条横幅。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正在进行掩埋工作的抗震救灾部队被志愿者们的行为所感动,也加入进来用挖掘机一起修整出悼念的平台。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志愿者们用铁锹休整掩埋现场前的悼念平台。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这里就成了我们为遇难者临时搭建成的公墓,映秀镇的居民们显然很需要这样名分上的公墓形式,因为这样他们就有了一个悼念的场所。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受灾的居民们纷纷自发来到公墓前,拿上我们带的鲜花看望他们的亲人。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志愿者们同遇难者家属一起在悼念地下的亡魂。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人心理的创伤是巨大的。生活上的救助可以用救援物资来弥补,而心灵上的抚慰则需要更多象征性上的细致的工作。我们切身感受得到这个极其简易的,用横幅搭建的“公墓”的巨大作用,它使灾民有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场所,一个可以抚平心灵创伤的场所。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谢谢你们为我的亲人做的这些事情。”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志愿者们在悼念公墓前合影。

 

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第一个“公墓”在映秀竖起

——告慰亡者,抚慰生者,志愿者在行动!

 

    “谢谢你们为我的亲人做的这些事情。”当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的志愿者们为映秀遇难者拉起“汶川地震映秀遇难者公墓”的横幅后,一位遇难者家属感激地说。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近一个月了,抢救生还者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大规模救援工作已处于尾声,灾区工作转向安置灾民,防范疫情,家园重建以及心理救助。

    6月8日,农历的端午节,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的前线小组为了实现几天前为映秀镇灾民送去生活品的承诺,再次来到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镇。这次旅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为映秀遇难者遗体集中的掩埋地树立一个“公墓”的标识。这也是在汶川地震灾区为遇难者打出的第一个“公墓”的标识。

    经过3小时崎岖的路程,志愿者团队来到了映秀镇集体掩埋遇难者遗体的地方。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的志愿者们为遇难者的埋骨地扯起了一条印有“汶川地震映秀遇难者公墓”的横幅。部队的挖掘设备同志愿者一起修整出悼念平台。这里就成了我们为遇难者搭建成的公墓,映秀镇的居民们显然很需要这样名分上的公墓形式,因为这样他们就有了一个悼念的场所。志愿者在现场组织了一个简洁的悼念仪式,遇难者家属们纷纷自发来到公墓前,拿上志愿者带来的鲜花看望自己的亲人,向亲人们敬上哀思的酒。志愿者代表徐守振致哀悼词:“今天,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是一个表达哀思的节日。今天,我们在这里,我们所有活着的人向汶川映秀遇难者表达沉痛的哀悼,愿他们天堂好走……”映秀渔子溪村主任面对“公墓”沉痛地说:“我们活下来的人要化悲痛为力量,坚强地活下去。”

    让人感动的是,不仅死去的亲人,所有路过的人,不论是灾民还是救援人员或志愿者,都自发地来到这个小小的简陋的悼念平台,颔首默哀,进行悼念。而几天前,路过这里的人还只是匆匆一瞥,没有任何举动,因为那时人们不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

    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人心理的创伤是巨大的。生活上的救助可以用救援物资来弥补,而心灵上的抚慰则需要更多象征性上的细致的工作。我们切身感受得到这个极其简易的,用横幅临时搭建的“公墓”的巨大作用,它使灾民有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场所,一个可以抚平心灵创伤的场所,也使所有人有了一个悼念的方向。

    连日来,社会各界的心灵抚慰工程已经陆续展开,我们看到了为灾区儿童临时搭建的学生,儿童节的集体活动,或是端午节送来的粽子。但是心灵的抚慰是一个长期艰巨而且细致繁杂的工作,需要耐心的工作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对于灾民来讲,死去的亲人显然是他们心理上最大的阴影。对于遇难者遗体的尊重,会让他们在世的亲人在心灵上感到安慰。同时,这也代表了对于人权的尊重和以民为本的体现。

    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和民众在救灾钱物上的大力捐助,但是心理上的“捐助”与物质上的救助同等重要,需要社会各界更大力度地投入。该项目负责人徐守振秘书长真诚地呼吁社会上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在“公墓”的设计、活动组织等等方面为我们的工作出谋划策。

这次活动是由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组织的。

 

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是在汶川地震后紧急成立的一个公益慈善组织,由中华慈善总会和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发起,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组成。组长由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担任,联合小组组长由中国红十字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一曼和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共同担任,秘书长由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中国区总干事徐守振担任。

 

                                                (撰稿:张遥、龙慧勇   图片:龙慧勇 王青)

www.wldpo.org 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官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