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地震汶川救灾救助杂谈 |
分类: 新闻时政 |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5日电(记者董素玉、汪延、王圣志)据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专家组会商信息,6月5日17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738.81米,与6月4日17时坝前水位737.91米相比,日上升水位0.9米。距高程740米差1.19米。堰塞湖出现溃坝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应急排险处置的决战时刻即将来临。
四川省气象局、绵阳市气象局6月5日14时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唐家山堰塞湖流域雨量可达15—35毫米。5日晚上到6日上午为分布不均匀的雷阵雨;6日下午到7日上午受冷空气影响为分布较均匀的中雨;7日下午到晚上雨势减弱,降雨结束。
为确保唐家山堰塞湖溃坝时的群众紧急有序疏散撤离,确保预警预报通信指挥保障系统正常运转,5日下午4时20分,四川省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了唐家山堰塞湖全溃坝预警预报通信保障系统演练。
唐家山堰塞坝的安危关乎下游1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历史上,在四川境内曾发生两次因地震堰塞湖溃坝而导致大洪水的情况。
唐家山堰塞湖可能6日下午泄流
人民网绵阳6月5日电 记者汪晓东17:00与后方编辑电话连线:
唐家山堰塞湖施工现场总指挥、武警水电部队副主任岳曦刚刚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岳曦介绍说:唐家山堰塞湖可能在明天下午正常泄流。
唐家山指挥根据科学测算,预计坝渠水位在达到740米时正常泄流,现在坝渠水位还差7.3米,目前湖水上涨的速度每天一米左右,如此推算,在正常情况下,明天下午可以泄流。
对于导流槽的情况,岳曦介绍说,经过六昼夜艰苦的奋战,截至5月31日22时许,开挖土石方13.55万立方米,形成一条长475米,深13米的导流槽,比原计划的方案深了三米,超额提前完成原来设定的,开挖十万立方米,开挖深度十米的目标,比原来预定6月5号的日期提前五天,达到工程减灾方案的预定目标。
通过施工,现场专家希望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达到740米的时候,导流槽能够正常泄流。经过流动水的冲击,再对导流槽周围形成一个水流冲撞,扩大导流槽流量。但这个预计效果能否达到,现在还不能确定。
后方编辑:现在下游人员按照溃坝1/3的方案撤离,这样是否能确保人民群众安全?
汪晓东:之前,指挥部已和绵阳市委等有关部门协调好三套方案。如果1/3溃坝,将撤离近20万人,淹没城市的面积460.2万平方里;如果二分之一溃坝,将撤离120.16万人,淹没城镇面积5368.6万平方米;如果全部溃坝,将撤离130万人,淹城城镇面积6234.6万平方米。
现在看来完全溃坝可能性不大,但是风险存在。
另据了解,还有两处危险情况,威胁着坝体的安全。一是:堰塞湖下游出现了管涌,据专家勘测,目前情况不是特别严重,不会对坝渠造成太大影响。另一处是:长江堰塞湖上游马岭岩处,有一处近两千万立方米滑坡体,如果再受余震、水位纵深影响,极易发生山体滑坡,从而导致堰塞湖溃决。
背景资料:
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一个最大最危险的堰塞湖,山体达到2037万立方米,长803.4米,宽611.8米,彻底把黔江隔断。目前水位每天上涨15米,库容每天增加800—1000万立方米。唐家山总库容可以达到三亿立方米,水头高80多米,由于堰塞湖体的结构松软,随时都有溃坝的威胁,使绵阳和下游地区数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受到威胁。
(后方编辑杨艳据前方汪晓东电话连线录音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