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孩子感恩”本身就是一种无耻

(2007-09-14 10:45:35)
标签:

教育杂谈

游戏

校园

职场

生活

分类: 转帖
 

 “做好事不留名”,曾几何时,国人很是当作美德炫耀并秉承了一阵子。然而,如今的人,而且是很有头有脸的大人们,变了,哪怕只是略微做了那么一点好事,却也要硬逼着孩子感恩。新学期开学之际,两起逼孩子感恩事件堂皇上演:

  先是“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到包头设立“培训基地”,9月4日在给包头一所中学进行英语培训时,约3000名学生在操场席地而坐,李阳建议学生向在场的老师行礼,于是有了千人浩浩荡荡跪拜的场景。

  后是在9月11日举行的山西“圆梦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上,100名受助学生除每人收到5000元资助金外,还收到了一份《受助通知单》。山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向受助学生强调,为让捐款人知道自己的捐款确实发给了贫困学生,受助生必须给捐款人回信,并定期向捐款人汇报学习情况。如果不回信、不寄回执单,将取消该学生的受助资格。

  李阳够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借助参加春晚的机会向全国展示了一次自己的英语,一夜之间成了中国英语教师中的“领头羊”。不仅突出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还从此卖出了大量的英语教材。当然,无论走到哪里实地培训,李阳也还忘记不了收培训费。而山西省希望工程办,官儿扎堆的地方,某种程度上比李阳还有头有脸。自“希望工程”启动那天起,他们就与“奉献爱心”和“工作神圣”联在了一起。

  逼孩子感恩,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之所以说社会现象,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现在这个社会,成为社会现象之一。又说社会问题,是因为有些人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了,应该当作问题加以解决。

  不过,现象出了,问题成了,是一逼孩子感恩,就解决得了的吗?李阳不承认他逼迫学生下跪磕头了,而是美其名曰“建议”。但是,以其与学生相差那么大的年龄来看,其逼迫的意味也是明摆着的。山西省希望工程办,扬言不感恩就取消受助资格,更是一种威胁的口吻,明摆着赤裸裸的逼迫。

  学生,年龄小,没有上述那些有头有脸的大人们见的世面多,心理上也没有他们成熟,所以一时肯定会听他们的话,感恩的。然而,又明摆着,感恩一时不等于感恩一世。

  我绝不是说,学生受助了,不知道感恩,是对的。我只是说,像李阳和山西省希望工程办这些做了一点好事的人,更应该“好人当到底,好事做到头”,而不要来不来就也缺德了,先缺德了。从目前来看,李阳个人也好,山西省希望工程办也罢,虽然都有头有脸的人,但是都仍然没有找到孩子不感恩的根本原因。否则,他们就不会自以为对了,孩子错了,去逼迫孩子向他们感恩。逼迫孩子感恩的举动的做出,条件就两个:一是觉得自己对,孩子错,心理上要求孩子必须感恩;二是自己年龄大、力气大和有财力、权力,能够使孩子做出感恩的举动。

  这些大人们受到了孩子们的感恩,对不对呢?感恩,是对的。否则,人毕竟不是太阳,永远免费地抛洒阳光,谁都可能心冷。“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这,是鲁迅先生说的。每想到这话,我便也想到鲁迅对“抛给”和“抛来”的区分。“给”有明确的对象,“抛给”是有意的;“抛来”是随意的。同为“抛”,在人家那里是剩余物资。“抛给”,有如嗟来之食,那意味是轻蔑、侮辱。相比之下,像李阳和山西省希望工程办那样,刚刚给学生做了一点好事,就马上逼迫他们感恩,显然他们把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事当作了“抛给”。

  孩子小,但孩子也是人,同样有自尊心。执意逼迫孩子感恩的有头有脸的大人们,你们尽情地愚昧地逼迫吧。但是也要当心,孩子长大了革了你们的命。反正,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都是要支持孩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