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科学谈天说地 |
分类: 转帖 |
一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基)评审即将揭晓,其中化学科学部7月
底项目评审会已结束。众所周知,国基是众多项目中口碑最好的,因为它起码经
过同行评审这一关,而且还有会评一关。然而,这最后的一块“净土”到底还有
多干净?真的如基金条例所述的那么理想吗?
以化学部为例,据偶这个小兵估计,国基注水率已超50%以上,也就是说一
半以上的项目是通过人情关系的,而不是通过真才实学得到的。偶所在的一个大
学的二级学院每年都会邀请基金委的人来指导,或说说基金申请的事项,其实大
家心知肚明,他们来的几天,天天花天酒地。结果,相陪的人如期获得资助。不
仅如此,学院的一个教授曾做过一届评审会的专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手
下的人几乎年年有收获(他本人当然更加如此)。可恨的是,今年评审还没公开,
他身边一个跑腿的人早在8月初已在人前放风,已拿到今年的项目。就偶这个学
院来说,每年4-5项国基项目,然而,通过关系的就达2-3项。偶估计,其他单位
这个比例大致相仿。早在今年6月中旬,偶就已接到外单位几个熟人的电话,就
是帮其疏通关系(他们已知其申请书可能在某某手上)。不仅如此,偶通过可靠
的途径也知道,基金委的专家函评大有学问,送给谁谁在基金委都是可控的,而
不是随机的(当然指那些有关系的)。甚至有些申请书的评审,基金委会特别电
话关照的,其实这也是行业的潜规则。
国基如此,其他项目必定更加猖獗。这也是令偶们这些从事教学科研的小兵
对国家痛心,失望,乃至绝望的原因。
还有希望吗? 咱们国家。
(XYS200708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底有多少水份?
剀尔
一个小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底有多少水份>中反映的基本属实,本人
每年参加国家基金的通讯评议,总有些人打电话来联络,也不知他们是怎么知道
我手上有他们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放一马,因为以后你的项目也可能被
他们审.这样的情况和这样的人比往年有增加的趋势,发展下去,国家基金的牌
子很快也会倒的.实际上杰出青年基金已经声誉不佳.另外是否能进入会审,许
多人都能打听到,因此做参加会审专家的工作非常重要,这样参加会审的专家通
常是带着任务去的.不过国家基金仍是相对公正些的.如教育部科技部的评审项
目,评奖,及博士点等,很多人都能获得专家名单,不知是如何做的工作,本人
对目前的科研环境非常担忧.
(XYS20070820)
一个小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底有多少水份>中反映的基本属实,本人
每年参加国家基金的通讯评议,总有些人打电话来联络,也不知他们是怎么知道
我手上有他们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放一马,因为以后你的项目也可能被
他们审.这样的情况和这样的人比往年有增加的趋势,发展下去,国家基金的牌
子很快也会倒的.实际上杰出青年基金已经声誉不佳.另外是否能进入会审,许
多人都能打听到,因此做参加会审专家的工作非常重要,这样参加会审的专家通
常是带着任务去的.不过国家基金仍是相对公正些的.如教育部科技部的评审项
目,评奖,及博士点等,很多人都能获得专家名单,不知是如何做的工作,本人
对目前的科研环境非常担忧.
(XYS20070820)
————————————————————————————————————
后一篇:由“大象”留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