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中国,你还能活下去吗?

(2007-08-20 17:21:23)
标签:

时事评论

文化

谈天说地

生活

职场

分类: 转帖
  

Could You Live Without China?

没有中国,你还能活下去吗?

撰写:科特.索勒      编译:北洼       美国《新闻周刊》8月16日     

    从宠物食品到玩具,想回避来自中国的产品,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难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这就是记者兼作家的萨拉.邦乔妮在2005年尝试解答的问题。她和丈夫及两个孩子一年内没有购买任何中国制造的商品,并将他们一家的努力、疏忽和挫折写进了她的新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最近,她接受了美国《新闻周刊》记者科特.索勒的专访。

 

新闻周刊:是什么让你有了尝试“抵制”中国商品的念头呢?
萨拉.邦乔妮
那时,2004年的圣诞节刚刚过去了两天,我坐在睡椅上,看着四周地板上摆满了各种物品,就想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从哪里来的。经过查看之后,我发现不但所有的玩具都来自中国,连圣诞节灯饰、电子产品、甚至供小狗玩的咀嚼圈也是中国生产的。然后我转身对丈夫说,“难道你不认为过上一年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吗?”他说,“不!”但是我抓住他的胳膊不放,告诉他只是当作一次家庭试验。既不是一次抗议,也和政治没有什么关联;我只是想试验一下,看看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商品,一个美国中产家庭能否挺得过去。

 

新闻周刊:你做到了吗?
萨拉.邦乔妮:从理论上来讲,你可以做得到,但是你的生活将变得极不正常。我们之所以能捱过这一年,主要归功于运气好。我们并不需要一部新电话机或者新手机,据我所知,它们全部来自中国。还有,我家的咖啡机坏了,但是我们并不想更换,因为意大利生产的太贵了。看来,有些东西只能购买中国制造的,能够坚持一年已经是一个极限了。

 

新闻周刊:你还想再尝试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吗?
萨拉.邦乔妮:
不!不可能再那么做了,我丈夫认为购物耗时太长了。除了中国产品之外,我们并没有多少选择,而且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商品质优价廉。

 

新闻周刊:但是,Mattel和其他公司基于安全原因召回了一些中国制造的商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萨拉.邦乔妮:
当初我尝试不用中国产品时,从来没有考虑过安全问题。因为大约80%的玩具都来自中国,所以如果有质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我不想反应过度,但是我不能确定要谨慎到什么地步才算是明智的。做为一个消费者,我为此感到困惑。就在前两天,我的孩子还在玩弄一个木制的火车哨子。虽然那个玩具并没有被列入需要被召回的品种列表中,但是也上了一层光亮的油漆,所以我想,“赶快把它拿走吧。”我们的确依赖制造商和政府实施的这些更加系统的检验。做为消费者,我们没有能力进行自我判断。

 

新闻周刊:这样说来,你对大部分进口的商品是感到满意的?
萨拉.邦乔妮:
当你为美国人失去的工作岗位、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等事情担心时,很容易能看到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也为另外一些不太重要的方面感到高兴: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我们本来只需要14美元,就能为4岁的儿子买到一双来自中国的派勒斯鞋,但是却一双意大利鞋却花费了我们68美元。

 

新闻周刊:那些价格更高的进口产品呢?
萨拉.邦乔妮:
人们还是继续将来自中国的商品同假冒伪劣和低成本联系起来。但是,许多高端产品同样来自中国。举个例子,当你进入婴幼儿厨房用具商店时,往往认为那些物品是欧洲人生产的,因为它们可能有欧洲式的名字,或者该公司可能坐落于欧洲。但是通常并不是这么回事。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有大量高质量的好商品。

 

新闻周刊:你的孩子们对非中国产的玩具感到失望了吗?
萨拉.邦乔妮:
我们希望他们在圣诞节玩得高兴,但是他们的彩色塑料玩具大部分都来自中国。美国或者欧洲制造的工艺良好和品味较高的玩具,更加适合成年人。(在尝试不用中国产品期间)我没有购买更加便宜的芭比娃娃,反而花了20美元,买了这件喷漆很漂亮的德国造洋娃娃。尽管花钱更多,但是我年幼的孩子们并不认为这就是很好的(中国产品)替代品。我们购买了一些欧洲生产的Legos玩具,我们的儿子抱怨道,“Legos玩具太多了。”这些天,一个孩子已经适应了闪光灯和遥控器。

 

新闻周刊:我确信他已经为即将结束的一年做好了准备。
萨拉.邦乔妮:当他去商店购物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查看一下商标。中国已经成为了制造所有这些精彩玩具的奇妙之地,并已经在他脑海中留下了神秘的印象,但是他很高兴终于度过了没有中国产品的那一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