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事务比较繁忙,也没有怎么顾得上打理blog。刚刚打开新浪博客首页,“老徐-徐静蕾点击突破1亿”的图文信息,赫然在目。1亿是什么样的概念?没有用心统计过博客总量,中国有10多亿人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拥有多少博客,记得前不久有个统计数字说,中国的网民大约有1亿。好家伙,这样看来,这个数字真的是一个巨额数字了。换个角度,全国网民无一幸免。
出于个人的习惯,真的不怎么注意名人的什么绯闻星闻之类的,这些东西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真实性,也没有办法搞清楚是多少人费了多少心机进行炒作的,我也不劳自己的大架过度关注了,一个字:累。
对于老徐,坦率地讲还是比较喜欢的,没有记得她在成名早期有多少炒作行为,就感觉这个女人比较的睿智,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当时的四花旦有的已经红得发紫,有的已经是国际巨星,老徐却始终是不愠不火的,从个人感情更容易接受,似乎透露着一点传统的味道。大概这样的人会把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在自己可以控制或者需要的时候吣淫出来,越发的让人喜欢了。许多老的艺术家因了时代的因素,也大都走了这样的路数,在终年把自己的艺术人生推向及至。
至于后来说的与王朔如何,韩寒怎样,的确不怎么关注。那毕竟是人家是私事,至少在我看来老徐确也没有拿这些东西炒作的意思,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炒作的因素,观者也就再也没有大呼小叫必要了。何况王朔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也造就确立,一代玩主的地位至今也没见有后来者,他现在是不是没落,也绝不是什么可以炒作的元素。即便是没落,这样的人崛起也是必然,我们无非就是看他的作品,喜欢就付银子,不喜欢也就不埋单就是了。韩寒的东西没有读过,甚至更明确的讲,很多当代知名作家的笔墨大多没有问津,也曾经表述过自己的看法,现在的作品大多不怎么耐读,更不用说某些用身体写作的那些所谓的家了。
大致上浏览了一下老徐的blog,文笔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非是一些生活或者工作的流水帐,名人效应的作用成就的1亿的点击量,真的是不容易的,也反映了大家对于老徐的认可。想必还没有哪个名人会有这样的待遇,或者说即便有这样的影响力,也没有运气赶上这个时代,真的要感谢这个时代呀。其实这些名人应该是比较忙碌的,恐怕没有几个是真正自己打理blog的,由他们的经纪人或者其他什么贴身的人来值更也未可知。
我也有很喜欢电影明星的时代。那个时候主要的载体是一本叫做“人民电影”的杂志,后来这本杂志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大众电影”。这些杂志经过多次搬家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