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桥

(2014-06-06 00:13:13)
标签:

布袋子

天桥

二胡

流浪歌手

路人

分类: 散文

在我生活的地方,有一座过街天桥,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让这座桥热闹非凡。走在拥挤的人行中,突然想到了老舍的《茶馆》,一部剧写尽人间沧桑巨变。

因为在此生活已两年有余,所以桥上的黑夜与白昼,严冬与酷暑,都深刻的烙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在桥北的位置,是一个残疾乞讨者的位置,但他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少,每周能有两三天看到他。五六十岁的样子,失去了双手,把一个打了无数补丁的布袋子挂在脖子上,跪在桥上乞讨。我对他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他那打满补丁的布袋子外面,缝了一张纸币的五角钱,示意人们给钱就放在袋子里;第二,我能经常看到他很悠闲叼着烟的样子,有时候很享受,有时候又很苦闷。他总能找天最热的时候呆在太阳底下炙烤,所以满脸通红。

我好像从来没有给过他钱,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布袋子不是很方便,需要去撑开才能放进去。

然后往过走的桥中间位置会有不固定的四个人在此,确切的说应该是两类人加两个人。先说两类人,只是偶尔出现,会集中在某一段时间之内。一类人就是用粉笔写字乞讨的小姑娘,或者背包客,内容一般就两样,不是我很饿给我4元钱,就是丢了钱包给我11元车费回家,不是蹲着就是坐着。

有一天没事在桥上休息,我在他旁边大概十五分钟左右,他的收入超过三十元,可他每次都把路人给的钱装在兜里,然后一直不走,虽然前面写着11元。所以这类人我几乎没有给过钱。

和这类似的有一类人,但性质截然不同,街头歌手,有流浪歌手,有原创歌手各种。因为经常都看到的是陌生脸庞,有些犹豫迷离,或为生活所迫,有些富态可掬,或为体验生活。有时候总想给他们钱,可总是不好意思,结果就没有给,觉得听了歌,很是歉意。

在桥上还有一个人,我只在冬天的时候见到,其他季节都见不到他。一个非常彪悍的乞讨者,每每总是在大雪风飞极其寒冷的冬天,光着上半身,趴在地上,头晃得像鸡啄米一样快。我特别佩服他的身体可以这样好,那么严寒的天,真能够扛得住冷,还有,他那点头的频率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快,我相信其他人不到五分钟肯定晕倒,可他能点一整天。都是超人。他一直都是趴在地上的,从来都没有见到他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当我在8楼窗户看到他在地上趴着的时候,外面雪花纷飞,北风肆虐。

他在乞讨的时候嘴里总是在不停念叨着什么,可是什么都听不懂。我一直以为他属于精神有问题的那种,直到有一天,我真切地听到他说话了,在一个晚上,旁边的流浪歌手唱的忘情的时候,他坐起来了,我第一次看到他起来。穿上棉袄,一边和旁边卖袜子手套的老大爷聊天,一边整理着他的棉袄。

他感慨万千地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啊,一天也讨不到几个钱,要是每个人能给自己一毛钱,那一天下来,我不就发了么。

类似这样的话,让我感慨做乞丐也真不容易,从那之后,我再没见到过他。

还有一个人,说老不老,说小也不小,大概五十左右,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他有两样乐器,有时候是小提琴,有时候是二胡。拉的还都不错,很忘我的感觉,在路人给他钱的时候从来都不抬头。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次是,他用二胡表演了一段《最炫民族风》,总觉得哪里乖乖的,不合时宜。

而我最想说的,是接下来这位。一位盲人,六十多岁,拉一手二胡。最重要的是,他寒来暑往,几乎每天坚持。早晨,很多时候,当我起床看向窗外的时候,他已经在桥上演奏了,晚上,直到9点多,才回家休息。

因为最近半年时间我搬家了,结果刚好他就住离我很近的位置,我在很多时候晚上遛狗就能看到他的家人搀扶他回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这种坚持的精神成了我支撑压力时候的榜样!每次路过,听到他的演奏,感觉都是一种熟悉的声音。偶尔一次路过,他要不在,都会觉得缺点什么。所以他是我唯一给过钱还不止一次的人。

还有一次路过,看到他拿着两个馒头很干的样子,很不忍心,就在附近报摊买了一瓶水给他打开,接到了他手里,都不忍看他喝下就离开了。

偶尔我会看到他家人给他送饭到天桥,偶尔也会有路人停下来和他闲聊几句,送他一支烟,开心的笑容,而大多时候,他的演奏都是不带表情的。

有一天路过,看到他面前放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到。虽然这个创意已经出现了好多年,不知被谁自当聪明的写下,放在了他的面前。可是,还是希望他能够有一些好的收益,都是善意的。

任何一个地方的贫富差异都很大,我住的是一个独栋大厦,出入都需要门卡。旁边是一个军区,一大片的别墅,有警卫,有巡逻。就在军区后身,有一排日式二层小楼,应该是在日军占领大连时候建的,七八十年了吧,摇摇欲坠,破的实在不能再破。有一个位置,还用木头棒子顶着,生怕它会倒下来,而老人就住在这里面。

或许很少有人能够看到他在夜晚路灯下归家的身影,不亚于宋丹丹在电影里最后的表演。

天桥上演绎着五味杂陈的故事,还有很多,在不赘述。

当夜幕降临,繁华退去,它却静静地处在那里。任由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