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铿锵玫瑰

(2012-11-28 22:16:57)
标签:

内涵

林忆莲

李宗盛

最喜欢

更高

分类: 散文

突然想说一下关于唱歌的事情,其实自己对于歌总觉得是一个门外汉。

不懂音律,五音不全。

可是当听到某一些歌的时候,却依然有一些动容。

虽然对于那些歌手来说,都不是很熟悉,也没有精力去探个究竟。

记得上大学时候有一个同学经常喜欢听那首《飞得更高》。

副歌部分的沙哑声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住了那个歌手的名字叫汪峰。

再后来,稀稀拉拉的又听了几首,感觉自始自终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悲苦在里面,却又有一种对于生命价值的渴望,于是一阵消沉苦楚,像《在雨中》,一阵又激情高亢,像《怒放的生命》。

总之,前期的一些歌都在述说着一种逆境的成长和对生命不服输的抗争。

再后来,有了《春天里》,那首感觉只适合在地下通道里才能唱出真正感觉的歌曲。

好像有近两年的时间,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着这首歌。

之所以对这首歌的喜爱,在我看来,无非说明一个问题,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大都不幸福。

而他却将这种不幸福感通过这首歌,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是欣赏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已经能够有如此的功成名就,却依然有着一颗悲苦大众之心。

这是在当下这个社会几乎都要灭绝的一种心态。

有多少人,失意时,埋怨社会不公,发达后,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时都觉得,因为那首歌的波折之后,汪峰还能不能再有新的作品出现。

2011漂泊在北京以及不在北京的大都市青年的内心酸楚。

有人说,大都市对于太多的年轻人来说,只是一场华丽的骗局。它给了你青春的梦想和无尽的力量之后,最后给你的却只有绝望。
每年有多少人充满信心的走进大都市,同时也不知有多少人黯然神伤的逃离大都市。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只是我们都生活在了这样一个时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还是说说歌的事情吧,昨天说过,自己有一种文字癖,对于很多歌曲,无论它的旋律多么优美,但要是歌词写的庸俗不堪的话,我依然觉得无法接受,同样,一般这样的歌词也很难配的出优美的旋律来。
而对于歌手,如果是只会唱歌而不懂创作的话,那无疑只是一个戏子,只能是唱着别人的故事,留着自己的泪。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所以自己喜欢听都是创作型歌手的歌,好像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他们真正的才情所在。

汪峰算一个。
前段时间,一度都在听李宗盛,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李宗盛。
听他唱歌,感受的不是歌声的美感,而是一种情怀,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而又无法言喻,于是只能用歌声表达。
听《领悟》,无数遍的听,听李宗盛版,听林忆莲版,无论谁唱,都有一种揪心的痛。就像歌词写的那样: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
或许,没有失去过的人,是无法想象到那样的一种痛。他们两个结婚了,又离婚了,然后又都说对方是自己这辈子最重要的人。
可是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彼此都如此的相爱,却又分离。
听那些歌,或许我们就能领悟。
还有《铿锵玫瑰》,最喜欢里面的一段旋律。配上那句歌词:像狂野的玫瑰,用脆弱的花蕊。最后一段歌词变为,用骄傲的花蕊。
有一种魔幻的感觉。

有时候看他照片,一个已经不再年轻的老头子,胡子稀稀拉拉,可是却让人觉得一种温暖,好像是来自心间。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内涵,需要的只是时间。

昨晚不知什么原因,失眠。到零点之后依然无睡,清晨醒来,有种难以言喻的头痛。
可是无论怎样,依然要面对新一天的到来。
今天过来三位新学生,交学费6300,创有史以来单日成交最高记录,原本想着今天应该是可以过万的,可是一个人没有促成。留一些遗憾吧,不然以后怎么超越。
看完一本书,里面有句话印象挺深刻:一位跳高裁判说:做了这么多年的裁判悟出一个道理,当冠军产生的那一刻,既是一种胜利,同时又是一种失败。胜利是因为可以得到金牌,而失败是因为再也无法跳得更高。
所以,人生难免留有遗憾,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晚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