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春雨
(2009-09-05 09:55:30)
标签:
文化 |
突然时间,天空中掉落下几滴雨来。
清晨,长久的晴空忽而逝去,天空蒙蒙一片,走在路上,刚准备带一个饭回来吃,却感觉下起雨来。然后,直接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跑,因为外边晾着昨天清洗的衣服,两分钟的时间,足以让一件本来已经晾干的衣服又一次被打湿,幸好没有,就在奔跑的途中,突然想起来一个画面,想起来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爱因斯坦。
人们都非常渴望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的脑电波是如何波动的,于是就做那样一个测试,让爱因斯坦坐下来思考物理学问题,这时候,人们看到他的脑电波频率迅速的跳跃,可是突然之间就停止了,所有的人都惊呆来,问他遇到什么问题了,爱因斯坦说:我突然想起,早晨把鞋放在阳台上了,还没有拿回来。
很多事情都是突然间才想到的,很多问题也是突然间就被人发现的,所以当首先感触到雨滴在脸上的时候才发现,应该好久都没有感触到雨了。
大连的春天,第一次下雨,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驱走了往日的凉风与干燥。
雨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份新意,几份妩媚。当在此刻,透过玻璃窗看见外边阳光淡淡的感觉时,天是淡淡的蓝,云是似有若无的白,只有松柏的苍翠,四季常青。
感觉回到了从前,同样的感觉,同样的位置,翻看同一本杂志;但是,不同的是时空,曾经是在兰州,曾经是那样的年轻。
有人说:阅读是让一个原本无聊的人变得更加无聊,落寞的人变得更加落寞。好像是王朔说的,但是同样也看到一句话:当一个人到二十几岁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的这一生应该做什么了。蒋峰说的。
所以我想我应该很好的思考,我的这一生应该做什么。
在一个地方,生活总不是很长时间,刚刚熟悉的406,还有理工大学西门晚上的热闹,就又已经选择离开,没有原因。来回三次搬完了自己所有的行李。就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好像每天都在开始新的生活,又好像每天的生活都在重复,从一个人住一间房子到两个人住一间房子,少了很多自由,多的不知道是什么。就这样,生活又延续的开始。
斑驳陆离的墙面,狭窄的空间,有一扇窗户,面南朝北。所以,在北方,永远见不到太阳。做的第一件事,买了一大卷透明胶带,一把剪刀,一沓报纸,给墙贴一张脸。感觉是一种生活,又感觉是一种无畏,用很久的时间,终于将床的周围都用纸贴起来,怎一个花字了得。曾经有见过,报纸也能将墙面装饰的特别美的,而自己,却没有达到这样一个很好的效果。更没有感觉。
见到了很自己同住一室的室友,山东人,半瘦,就慢慢的开始了解。似乎自己对于同性有一种迟钝的反应,所以总没有太多的感觉。没有讲过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就只讲了一个问题,就衍生出无数的话题。我说是兰大的,所以他说报了兰大的研,现在等分数线呢,突然发现,他一个没有去过兰州的人,竟然如此的了解兰大。而自己在那样一个城市生活了四年,却好象已经成了一场梦一般。
再后来,突然发现我们都是左撇子,又觉得很有缘,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人都有可能见面,都有可能擦肩而过,却没有说过一句话,或者留下一个眼神。
每天的公交线路改成了708,很长的一段路,每天都是如此多的人。
想着自己应该很好的找一个事情做了,于是到人才市场,看着无数撵动的人群,却没有一个熟悉的影子,因为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所有的人都不认识。我对自己说。
写作是一个暂时无法让人活下去的工作,所以在想着如何去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就经常会被自己的另一种思绪所打乱。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当有时候给往日的同学打一个电话过去时,不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一个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的人,还一心想着当一个穷酸文人,朋友这样说自己。所以当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把自己送到有书的地方去,所以,辽师的图书馆里。将经常会有我的影子,尽管自己不是一个学生,在走进图书馆的时候,乖乖的带一只带书板,让管理员感觉我应该是一个新生或者是一个文明的读书人。
那天想着自己应该找一份工作,就把简历打印几份,想着曾经给别人做得如此精美的简历的自己如此给自己的,竟然就只是一张薄薄的A4打印纸,简单的记录了自己的过去,那简直不值一提的过去。
就这样,很简单的找到了一份工作,没有开始,就感觉到了压力,所以当上司问喜不喜欢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说,人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才是成熟的体现,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但当时,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的。
对于自己来说,面对一份工作的概念就是要面对无数的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就是很多时候。都想着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把他放进文字里,所以面对很多人的时候,都好象是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的片段的剪辑,一个人物一个人物不同的人生轨迹。
有些书一直都会翻起,但经常都很少阅读里面的文字,只是感觉它的版式很美,纸质很特别,所以就会很合心的看,到结局,没有故事,留下的又是一幕一幕的画面,和一个又一个的词语,还有一个又一个的意象,或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能给予人很多东西,同时也能把人的很多东西带走。
所以说,人都是生活在未剪辑的片段里,如果一被人重视,那么它必将被剪辑,将所有的精彩继续,将所有的糟粕摈弃。
那天等车,突然就在报栏里看到一个消息。歌手阿桑因乳腺癌于4月6日病逝,享年34岁。中间是她楚楚动人的照片,突然间,心里几分寂寥。想起了很多事情,2006年的秋天,在兰大的体育场上,在人群涌动的夜晚,在星星点点的灯光下,楚楚动人的阿桑用她那沧桑的声音给大家带来她的歌《叶子》和《寂寞在唱歌》。好象余音还未远去,她的身影已经远去,她或许就如她的歌一样,如那一片叶子,在这个含苞待放的春天却掉了下来,在空中,摇曳的盘旋,又像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寂寞的歌曲。
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风景
当火车从大连火车站起动的那一刹那,突然间发现夕阳西下,火车向西,一路的追赶着即将沉落的霞光,突然想起一本书的名字——《追风筝的人》。可是,即使火车的速度再快,也追赶不上夕阳的脚步。大连,一个短暂的停留,就要离开了。没有任何一点的原因,只是内心深处突然有一种想要回家的感觉。
前一晚,把寝室友的一本书看完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多,一本走不出的西口,一部晋商的发展史。很多东西,揉杂在一起,有一种让人无法说出的感觉。于是,突然间发现,或许是看过了很多的文字,让自己的思想一直沉浸在光明与黑暗的罅隙中,看见阳光的时候,眼睛会感觉霞光刺眼,当身处黑暗时,才发觉一切皆是宁静。于是,又一次,在火车上,在深夜里,不断地行走,不断的思考,突然间的一个灯光,随着火车的速度,划出一道亮光,像流星一样,来的突然,也去的爽快。
郑州是一个大站,停十分钟。车停下来了,但由于惯性,感觉车还在飞速的前行,只要看到远处的广告牌是静止的,慢慢才确信,车也是静的。
T151,北京到西宁的车,多少有几份亲切的感觉,听着身旁的人聊着兰州,说着西北,多少都有种莫名的感动。听着车厢里放的是西北的大戏——秦腔。乘务员推车卖的,也是西北的特色——凉皮。这无不让一个久违了故乡的人又有了一次美好的重温。
离开了这个睁眼就能望见大海的地方,当自己的身影随着地平线拉的越来越长时,海也从一种波涛汹涌归于一种平静,夜深了,海也睡了,梦幻中,一缕柔风从她的脸庞浮过,暖暖地。哦,夏天快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