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本性

(2006-10-05 15:57:10)

    大学畏之大而学之。经常会有大学的种种报刊杂志或者学生老师的言说中,出现几个频率特别高的词:伊甸园、象牙塔……从字面上讲,我所真正喜欢的这些词,应该是出现在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开端;《圣经》中,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在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的开篇中,那是伊甸园、象牙塔这些词汇最为本质和最为纯粹的意义,而并非为现在人所写的,每每将大学与他们相比较,他们成了未发育,未成熟、虚幻等的代名词。

    原本就没有任何关系的词汇,总是要被一批人将它们比来喻去。到现在,谈大学里的爱情时不在叫大学里的爱情,而称象牙塔里的爱情,伊甸园里的爱情。感觉,用上这些词,好像会使自己的文章显现出几分的诗意,可却不然,那样却正是糟蹋了一个词汇,糟蹋了汉语言的原本性,因此,当我们在一篇文章中或标题上,出现这些词儿的时候,都会有几分的气愤。其实,真正把那些词语歪念了意义的只能说是他们的内心,而并非他们所要说的对象。

    记得余杰在他的《香草山》中说到的一样:我不写诗,至少在这个时代不会写诗。因为,汉语已经失去了她本身最纯粹最本质的意义。因此,在当代下的中国,很难会产生杰出的诗人,如果要想让中国当代的诗歌复兴,首先必须得恢复汉语言本身的纯粹性,让一些伟大的词汇恢复它原本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