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晨,淅沥的绵雨下个不停,感觉温度变化了好多。习惯了每天早晨起来下楼都能看见阳光的感觉。早晨的阳光真的很好,暖暖的,又凉凉的,很是舒适。
忽而发现,都快五月的了。在家乡,五月初的几天都将是一段特别热闹的季节,因为端午节。每每从四月中旬到端午的那段时间,都会好好的热闹。记得前两年,自己在家乡过端午的时候,无论怎样,都会欣赏无数多的香包,琳琅满目的香包。在那几条长长的大街上,都会整整的摆出两排,不知道有多长,总之,我没有从一个尽头走到过另一个尽头。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或许,这个端字就是由此而起的。但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典故却是众口不一,尽管决大多数人都认可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仍旧有一些其他的传说,譬如说曹娥寻父尸,白蛇传,伍子胥的忌日等等。而关于纪念屈原,一般都是南方的人们会在那天划龙船竞赛以表纪念。而在北方,没有水的地方,却形成了另一种纪念的方式。
艾草是肯定少不了的,几乎家家都会把艾草绑成一束,插在门上。因为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用植物,而且迷信一点的说法还可以辟邪,所以人们很是忠爱这样一种草。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都会拿着好些的艾草,闻它那种绵绵的味道。
其实,在这段日子,有好多的风俗,只是被人们慢慢的遗忘了而已,也许,记住的就只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没有其他了。至少在这个地方就是这样,而我又不大喜欢吃那东西,因为很简单,小时侯吃多了,现在腻了。
呆在这个学校,看不到家乡的香包了,很是想念。香包是家乡独特的一道风景。说到香包,就会想到庆阳。其实,庆阳,也还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发现去传承的。而香包刺绣只是其中的一个。两千零二年,庆阳被中国民族民俗家学会评为:香包刺绣之乡,剪纸之乡,皮影之乡,窑洞之乡,荷花舞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最具艺术气息的文化之乡等等。而现在,本应该是一个香包飘香的季节,在这里却看不到一点香包的影子,很是一个遗憾,想起香包的那种香,那是一种特殊的香味,浓而不俗的香。突然,当我写下这几个字的刹那,感觉自己好象真的闻到了那股香味似的。
还是想念家乡的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