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说图书馆的颜色太灰了,太土了。那么是不是在他们的眼里像洛克克与巴洛克的浮华才是最美呢?——那是几百年前的人的审美眼光。
感觉那次的《图书馆情节》写的怎么也不那么意由未尽。我那关于图书馆的故事,总没个原由。前天去,突然又发生了一件让我感到尴尬的事情。在那个不大的地方,转了快一年了,怎么的又发现一间我曾经从未进去过的地方。而且在那个里面放了属于在这所图书馆里的艺术类书籍的大半以上,很是郁闷,这么长时间感觉好像还是常去这个地方,可总是会发现一些自己所未曾发现的东西。感觉每次进去,都会发现她的一些以往所没有注意到的东东。自此,我不得不对这个不怎么大的地方产生了一种还算欣慰的想法。在那间刚才发现的地方有反正三架艺术类图书,而且放的书籍还都有一定的可看性,有价值的东西,并非只是摆设。翻看了一会儿绘画方面的东西之后拿了本《标志设计》就往出走——准备借。可当我走出了那扇门三米开外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怎么不对,我的对面就是图书馆的大门。可这书没借怎么就出了警戒线了呢?所以转身三步又返回去,看见一个小管理员坐在门口的位置看书。可当我刚踏进门的位置的时候,突然警报就不停的响。我过去轻声的问这书怎么借?结果那小女生说这里的书不外借的,只能在里面看,如果要可以复印。可当我把那书拿到她面前的时候她吓了一跳,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你已经拿出去了啊?我说是啊可我又拿回来了么。她才舒一口气说那赶紧拿放原地方去。可惜我准备回去才看的那本书就原原本本的放回了原地。当我再次走出那扇门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怎么我把书往出拿那警报不响可往进拿的时候它才响呢?真是不可思议。想着那《草样年华》里邱飞书的情节,那时候还那么心惊胆战的想着,这里你如果要就可以明证言顺的拿出去,而且警报还不想,那些个管理员一般是不抬头看的,即使看着了你就说不知道这事放下他也根本不会猜疑,多好。看他们那些个还得把那磁条撕掉,然后把书藏在衣服下面,真正要把自己扮演成小偷的形象才能成功。想这样多简单。可自己却不善读书,又何谈此事呢?仅当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