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又一次崩溃疗法

(2010-03-26 19:23:01)
标签:

爱丽丝梦游仙境

娱乐

分类: 芊予周边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又一次崩溃疗法

如果熟悉好莱坞的套路,就知道人物都是在很崩溃的时候发生改变的。功夫熊猫如此,阿凡达亦如此。

 

就是得把你逼到一定份上,逼到山穷水复疑无路,逼到开始琢磨自杀该跳楼吃药还是割手腕时,再那么一挺,就过来了。

 

其实这是中国的古训,随便回想,就有一堆乱七八糟的语录在阐述这个道理。这的确卓有成效,中国的自杀率不是太高,无论某人有多么不要脸的事儿被曝出来,无论像这种情况的在韩国都自杀一千八百回了,可人家都能泰然处之,只微微一笑,就潇洒过去。

 

因此,美国人看到了这个好处,以他们强取豪夺的个性,肯定要为己所用。纵观好莱坞的励志电影基本上全部传承了这一经典,大概所为励志就是个从惨变好的过程吧,用老弟的话说,不然就不够super。

 

因此,爱丽丝小姐又一次的从崩溃中超越了自己,找到了人生最终抉择,虽然去印度捣腾点鸦片,再去中国贩运这条路线有点雷人,但,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似乎大多处于青春期的观众走出电影院时赞叹的神情,都在表示吸点儿鸦片就吸点儿吧,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跟我同去的朋友,在邻座睡的比较开心,他一度还打起了呼噜,让我差点儿说这电影配乐比较新颖。

 

他在睡觉前做了一件事,就是吃爆米花,吃完以后,跟我坚定地说了一句话,没有阿凡达好看,然后就睡着了。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把《爱丽丝》跟《阿凡达》扯在一块,我倒觉得《爱丽丝》和前一段看的苏菲玛索演的《不要回头》很像,虽然情节效果完全不搭边儿,但貌似都在阐述一个主题:我是谁,并且最后都依靠童年记忆的恢复寻找到了生活的出口。

 

我看,目前刚做家长的小朋友们,赶快把你们孩子童年里发生的事情记下来,并备份,千万别忘了,以免到时候影响人家的人生抉择。

 

不过,像爱丽丝这样被童年的一个梦境(貌似在这部篇子里又不是梦境了)影响的,我只能说,很牛叉。

 

至于影片效果,这对于感官世界很敏感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兽的人马座群体比较重要,不过我的感觉,就是戴个眼镜实在太重,就这方面来说,的确不如阿凡达,因此别冲着3D去看《爱丽丝》。

 

那该冲着什么呢,最好冲着你的年纪,如果还在青春期,并且性别为女,估计还是很喜欢的。

 

当然,青春期没有确切的界定,我认识一奔四张的哥们儿至今貌似还在青春期靠前位置呢。

 

最后想起新东方经常说的,从绝望中从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个崩溃疗法,也是个牛C个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