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到了,中国人民的愚人节又到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又到了轰轰烈烈认认真真说假话的时候了。
在我的词典体杂文集《狗眼看世界》(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中,关于中国人的诚信问题,我找到了如下一些关键词:“3.15”、“承诺”、“合同”和诚信等等。现在摘录一些,与广大同胞分享。
"3·15"
1.一种节日名称。近年在中国兴起,意义和西方的"4·1"、即"April Fools'Day(愚人节)"完全相反。西方人每年4月1日那一天可以随便坑蒙拐骗,而中国人在每年3月15日这一天则不能乱来。
2.一种流行病毒。
承诺
近年来中国社会上的一种病毒,流行广,传染强,每年3月15日发作,一般中国人已经有免疫力,过后无恙。
合同
1.一种多功能武器,对别人是矛,对自己是盾。
2.一种复杂的文字游戏,正如一句西方谚语:"If you can not confirm him, confuse him."如果你不能说服他,就弄晕他。--不把水搅浑,怎么让那个家伙相信水里面有鱼?
诚信
一种优良品德,为中华民族所特有,因此从二百多年前就遭到西方文痞的嫉妒、肆意诽谤和恶意中伤,有以下言论为证据: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中国人生活的不稳定使他们具有一种不可想象的活动力和异乎寻常的贪婪欲,所以没有一个经营贸易的国家敢于信任他们。这种人所公认的不忠实使他们得以保持对日本的贸易。虽然欧洲商人从中国北方沿海的省份和日本进行贸易是很便利的,但是没有一个欧洲商人敢于用中国人的名义进行对日贸易。"(《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8页)他还写道:"中国人虽然以礼作为生活准则,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贸易中。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信实的感情,但它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信实。中国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是标准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时用的。"(同上书,第316页)
德国哲学家康德:"中国人可以把小块的碎绸布料缝成一整块,其手艺之精巧,就连那些最为小心谨慎的商人也难看出破绽;他们还用铜丝修补连结破碎了的瓷器,使其乍一看上去简直天衣无缝;因为食品均按重量出售,所以,它们往鸡嗉囊里填砂子。类似这些骗局一旦败露,他们也并不感到羞愧,而只是从中看到自己手段的不高明。"(《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中国人以撒谎著名,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撒谎。朋友欺诈朋友,假如欺诈不能达到目的、或者为对方所发现时,双方都不以为怪,都不觉得可耻。他们的欺诈实在可以说诡谲巧妙到了极顶。"(《历史哲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同样地,中国人无双的不诚实却总是存在,即使是对他们自己的辩护律师也是如此。与同样有封建历史的国家如日本相比,中国人的不诚实与大商业中商人显而易见的极端重要的诚信是极不相容的。当然,零售业可能不太在乎诚信;即便如此,在中国的本地人中,(零售)也好像没有什么固定价格。这种中国人相互间的不信任,是众所周知的。这与新教徒间,以至于对外人也是一样的,那种同胞般的信任与诚挚是绝然不同的。"(《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