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善院士制度的2大建议

(2009-12-08 10:35:39)
标签:

杂谈

2009127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新完成的《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中,7成拥有博士头衔,“海归博士”占3成;清华大学包揽新科院士毕业校友、在职教师两项第一;新科院士更加“年轻化”,“50后”成中坚,“60后”崭露头角;新科院士江苏河南出生最多,青海宁夏仍未实现“零突破”。报告建议院士增选不宜设定年龄和性别限制,关键应看科学贡献和学术声誉。

 

链接: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海归博士”占3成,“60后”崭露头角!

 

2003年以来,国内舆论对我国两院院士制度的批评与质疑声音越来越大,有人甚至提出取消院士制度。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设置院士制度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我国现行两院院士制度的确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并不能以此为理由取消院士制度,最佳策略是在批评中不断完善。对此课题组提出完善我国院士制度的2大建议。

一、建议国际、国内重大科技奖励和学术荣誉获得者直接入选两院院士

目前我国两院院士增选一般经历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四个阶段,主要采用由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进行,为弥补选举投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对最新重大前沿科技进展的忽视,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建议将国际国内重大科技奖励和学术荣誉的获得者直接提名入选两院院士,仅需公示,无需进行投票。关于直接入选院士的国际国内重大科技奖励的级别和国际重大学术荣誉的类型由院士大会通过的院士章程予以明确规定,参考层次和类型包括:

“国际重大科技奖励获得者”是指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以及其他国际公认权威奖项的中国籍学者;“国际重大学术荣誉获得者”是指当选为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中国籍学者。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认定并提名推荐,直接入选两院院士。

“国内重大科技奖励获得者”是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的多次获得者,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认定并提名推荐,直接入选两院院士。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层次的奖励,获奖成果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国内重大科技奖励获得者直接入选两院院士可以彰显国家科学技术奖在我国科学技术界的崇高荣誉,提升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国际影响,也是对获奖者科学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能激励全国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

二、建议中国科学院恢复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或国家设立“文科院士”,纠正科学界“重理轻文”现象

院士制度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的最高象征,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标志。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深度的重要体现,人们常常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比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建议中国科学院恢复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或国家设立“文科院士”制度,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