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院院士性别构成

(2008-04-23 22:59:01)
标签:

杂谈

2008年4月24日,我国首个针对两院院士状况进行的调查报告--《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写完成,报告通过对1955-2007年我国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区、学历构成、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及相关地区分布等情况调查与研究得出的。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编制。课题组依据院士出生地、毕业院校与申报单位所在地区在国内首次发布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还依据两院院士的毕业高校、申报高校发布2008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榜和2008中国高校院士排行榜。

女性院士约占两院院士总数的5.01%,工程院院士中女院士高达5.36%

调查发现,在我国1955-2007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男性院士1764人,约占两院院士总数的95.04%;女院士只占极少数,仅有93人,约占总数的5.01%,比例较低。其中中国科学院有女性院士51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的4.61%;中国工程院有女性院士42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的5.36%。

2007年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题为《我国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现状》的研究报告称,我国女性占总人口的48.37%,女性科技人员约占我国科技人员总数的35%。对比我国女性在科技人员和两院院士中所占比例发现,女性在代表我国最高层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群体——两院院士中比例较低,仅有93人约占5.01%,差异非常显著。

但是我国两院院士中女院士比例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科学院女院士比例,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女院士在院士总数中所占比例均较低,其中美国女性院士最高仅有4.1%,丹麦4%,英国2.9%,加拿大3.2%,法国3.2%。

在北京工作的女院士最多,在上海出生的女院士最多

调查发现,我国女性院士申报单位分布在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北京工作的女性院士最多,有52人;上海工作的有13人,位居第二;江苏工作的有5人,位居第三。其次是陕西、安徽、福建、湖北、辽宁、天津、浙江、香港、广东、河北、湖南、吉林、山东、新疆、等省市。

1955-2007我国女性院士申报单位地区分布情况

名次

省市地区

所在城市

院士人数

1

北京

-

52

2

上海

-

13

3

江苏

南京

5

4

陕西

西安

3

5

安徽

合肥

2

福建

厦门

2

湖北

武汉

2

辽宁

沈阳

2

天津

-

2

浙江

杭州

2

香港

-

2

12

广东

广州

1

河北

保定

1

湖南

长沙

1

吉林

长春

1

山东

青岛

1

新疆

乌鲁木齐

1

(备注:以上院士统计不含外籍院士)

我国女性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上海出生的女性院士最多,有18人;江苏出生的有13人,位居第二;北京出生的有8人,位居第三,福建和河北出生的各有6人位居第四。其次是广东、山东、香港、重庆、河南、湖北、黑龙江、湖南、四川、天津、安徽、广西、江西、新疆等省市。

1955-2007我国女性院士出生地区分布情况

名次

省市地区

院士人数

出生城市

1

上海

18

-

2

江苏

13

南京、南通、苏州、无锡、徐州

3

北京

8

-

4

浙江

7

杭州、嘉兴、宁波、绍兴、温州

5

福建

6

福州、南平、莆田、泉州、厦门

河北

6

保定、秦皇岛、石家庄、唐山、邢台

7

广东

4

广州、江门

山东

4

青岛、烟台

香港

4

-

重庆

4

-

11

河南

3

鹤壁、南阳、信阳

湖北

3

武汉、咸宁、孝感

13

黑龙江

2

哈尔滨、牡丹江

湖南

2

长沙

四川

2

成都、内江

天津

2

-

17

安徽

1

安庆

广西

1

桂林

江西

1

南昌

新疆

1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备注:以上院士统计不含外籍院士)

女院士均有大学以上学历,博士以上学历者约占总数的39.24%

调查发现,我国女性院士学历层次较高,均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约占女院士总数的58.70%;其中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约占36.96%。1949年以后毕业的约占总数的76.09%,这说明建国后我国男女平等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均有显著提高。

女院士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医药和数理化等学科领域

1955-2007年间,中国科学院共增选女院士51人,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化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信息技术科学部等6个学部,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女院士最多,有14人,另外化学部和数学物理学部的女院士人数均在10人以上。

中国工程院共增选42名女性院士,主要分布在医药卫生学部、农业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和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等8个学部,其中医药卫生学部的女性院士最多,有20人。

955-2007我国女性院士学部分布情况

名次

名 

学部名称

院士人数

1

工程院

医药卫生学部

20

2

科学院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4

3

科学院

化学部

11

4

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

10

5

科学院

地学部

7

6

科学院

技术科学部

6

7

工程院

农业学部

5

8

工程院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4

工程院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4

10

工程院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3

工程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3

科学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3

13

工程院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

14

工程院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

(备注:以上院士统计不含外籍院士)

从我国女性院士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生命科学等领域系。存在如此状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整体而言,女性大脑更擅长语言、情感活动,而男性大脑更擅长科技研究所需要的机械空间、逻辑等能力。二是社会分工因素。获2003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李方华院士坦言,家庭生活要占去女性很多时间,这在竞争激烈、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的尖端领域很容易导致女性竞争力的丧失。三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鼓励女性从事自然科学的传统与潜规则,已经积重难返。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写完成,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和中国校友网刘明等共同执笔编写完成。读者想了解报告全部内容请在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等网站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