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很讨厌香港,觉得那里只有购物,生活紧张而且压力大,人们都遵守着让人压抑的秩序。感受是相互的,那时的我不够放松,也不愿意结交有趣的朋友,丧失了很多去了解香港的机会。
这次去,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却觉得过了半个月,去了许多地方,见了很多朋友啊!
先从Daydream
nation说起吧!这是一个有一对姐弟创办的品牌,名字来源于Sonic
Youth的唱片名。“香港歧视发白日梦的人,所以我们造了这个白日梦王国,来保护梦。”Kay这样解释自己的品牌,听得我心头一颤啊!而去了解他们的设计,更是让我感动,比如说去年他们有一个系列全是为爸爸做的。其中包括印着信封图案的T恤,那是寄给爸爸的信。还有钢笔头项链,叫做And
he writes。那个像一团捏皱的纸的戒指我也发过微博,每个想法都是回忆和真实的情感,一点儿也不浮华。
今年的系列是以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子爵》为灵感,所有的一切都是为Boy on the
tree做的,有一系列毛衣,都是从超大号的毛衣改制来的。他们改变了裁剪,并且加上了绢丝的花朵,非常美的remake,我太喜欢啦!等到季节合适的时候,我会经常穿这件!
如果光是看他们的成品,也许只是觉得好看,而听了故事之后,又多了一层理解和感动。我回来之后把他们的故事也讲给了我老妈听,激励了她!任何作品,都是要有灵魂的,否则便只是物而已。
这次我们还去了许多香港本土独立设计师的店,比如说Kevin吴的店,他的店在中环一条坡路上,就在卖水果蔬菜的婆婆旁边。他的设计乍一看似乎很平常,但穿上身非常漂亮,裁剪很用心,细节也很周到。我身上那件斑马纹的毛衣就是他的设计,其实这件全身很漂亮,后面常常的,有点儿燕尾服的感觉。

最高兴的是,还去了向往依旧的愉景湾,我的好朋友Pokit住在那里,早就想去了。从中环码头坐船去愉景湾大概20多分钟,很方便。上岛之后,仿佛觉得到了另一个国家,安静而且清闲,仿佛是美国的某个海边小镇。这里比我想象中方便,超市、便利店还有餐厅酒吧什么都有。而且政府从20多年前就有了环保的意识,岛上几乎没有私家车,只是偶尔能看见配送的大货车和巴士,以及很可爱的高尔夫电瓶车,人们都习惯了自行车和步行。
在岛上又见到了欧阳应霁老师,跟他聊得很开心!真想夏天的时候来岛上住住啊!

可惜的是这次我忙着主持和张罗,没时间拍照片...遗憾遗憾呢...
香港虽然繁忙,但也有人有不同的追求。这次还去了一家叫做鸳鸯酒楼的餐厅,他们在元朗自己开了一块地,菜全是有机的,而且是用旧法烹饪,比如说做饭是用柴锅闷等等。
还看了Yanyan的新片《东风破》,虽然淡淡的,却有许多感触。
每次在香港的餐厅,我都能看见长者在工作,开始我很不解,觉得他们可怜,那么大岁数了不得清闲。但香港朋友们说,老人其实不愿意闲着,有种孤独和无用的感觉,他们会选比较容易的工作,每天工作3,4个钟头,这样会觉得自己还有用,也创造价值。是啊,也许勤劳,不断往前走,就是香港人的特质吧!
我想了解香港,得像剥洋葱那样,一层层的,不能着急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