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关西这个词,完全是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记得书里写道年轻的绿子做了一手漂亮的关西菜,但至于这风格的菜有什么特别也没有深究。也曾经听朋友说关西的人比麻烦,用北京话说应该是‘事儿’。比如说在京都,主人请客人再喝一杯茶,其实意思说开赶了,这时可不能傻乎乎地不走呢。
我是个不大懂得潜台词的人,玩不起周旋的艺术,所以对京都这样的地方有点儿怵。心想那里的人活得太累了,每天都生活在潜规则里。但也听说京都到处都是寺庙,而且美得要命。特别是樱花开到时候,整个城市就像是在画里。
就这样,怀着对京都的复杂情感,我赶在今年樱花盛开的时候进入了这个城市。
这次,顺水而行,靠着保津川漂流来到了京都的岚山。首先就去了川端康成曾经待过的地方,那里曾经山小山坡上的一个旅馆,窗外是可以入画的精致山水。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成了一个小染坊,手工做一些布料。惊奇的是,展示间里挂着一些歌舞伎照片,照片中的人特别眼熟。仔细看了看,想起来在北野武的电影中见过他,就是那个扮舞女的男孩,原来他的许多衣服都是在这个小工作室做的。
喝茶的杯垫上都是手工印刷的图案,墙上的漆上柿子的提取物,水滴的声音也被做成了小小的装置,能够被放大,听起来就像音乐。
午餐是关西的便当,属于看着就舍不得吃的那一种。每种菜品都是小小的一点儿,颜色的形状都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打扮得楚楚动人的少女。素食的我,也就没有零碎吃了一点儿吧.....
寺庙更像是达官贵人们的风雅之处,都是小小的,别致的。从建筑和美术方面来说,我去的几个寺庙和中国的比差远了,不过它们实在保存得好,看着就不自觉地心疼起来。中国被破坏的寺庙和艺术品太多太多了,是地大物博,不懂得珍惜......
我背着相机,却突然之间没有什么拍照的欲望。因为京都这个地方太美了,行走其中真的觉得在电影中,有点儿恍惚。而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就像是一个不能入戏的演员,无法切身体味那份感情。这一片情致而谨慎的美,是水嫩的豆腐,落入我迟钝的双手中,便支离破碎......
对于京都的美,我说赞同,但不能释怀。
日本人爱樱花,不仅因为它开得美丽,更因为它凋谢得匆忙。
看见水中的落花,悟到美的短暂,所以想法设法珍惜。
这次在京都虽然只是短短一天半的停留,可是感悟满载。当然也有很多伤心的时候,感叹我们中国人自己不爱惜自己的文化......
唉,这些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说清楚,续待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