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NNIE的音乐旅程----《我是猫》3

(2007-04-03 15:31:47)

《蓝色大衣的男孩》是我个人在本张唱片里最喜欢的一首,歌词讲述了某少女暗恋某酷少的美丽故事。现在听来,只是觉得很多青春期的男孩都会习惯性的装忧郁,也许在88年形容Cool还只能笼统的用忧郁来形容,仿佛形容诗人。少女过分的关心总是情意萌动的最初表现。也许是唱片公司觉得她的嗓音很童音,在88年的两张唱片中,有意识的把消费层进一步下移。至于她现场演唱的MV制作得不算很精美,唯独身边那五彩斑斓的气球创意还算新颖,值得一提的是,MV中的手势虽然不是很经典,但伴随着简单的舞蹈其花样还是不少的。

 

在《钥匙儿》里,ANNIE演唱的对象是儿童,而不是少年。后来ANNIE还唱了《萤火虫》这类儿歌经典,但却是站在一个大姐姐的出发点,而不是像这个时期让自己站在儿童的出发点。少女歌星通常总是兼顾儿童市场,这也是歌坛惯例。歌词里的小孩子是个惹人怜爱的形象,歌词的表现力应该算是本张唱片的翘楚,寥寥几笔却感动人心,让我想到了双职工家庭孩子的童年。

 

虽然我个人认为ANNIE的喜剧造型远不如悲剧造型受欢迎,但是最后的《我在恋爱》却是一首充满偕趣的哲理作品。应该是想回归到这张本来定位在喜剧,但思想又太深刻的唱片。不到百字,却能让两个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道理深入人心,一曰:爱情不一定只有甜蜜。再曰:爱情也有烦恼,尤其是在遇到多个实力相当的追求者的时候。怎么选择,如何处理也够让人费神思的。

 

不过在这张唱片里写了七首歌词的ANNIE并不是这首俏皮作品的作词人,这是个小小的遗憾。也是从这张唱片开始,ANNIE开始大规模参与自己唱片中的歌词创作。也许88年底的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少女时期的代表作马上就要以横空出世的姿态跃上当时的流行歌坛咯。

 

 

 

最后,为了平衡篇幅,在这张唱片的评论后面,写写对ANNIE唱片生涯的总体划分。ANNIE的唱片生涯大约可以划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

 

严格意义上讲,从《爸爸不要说》到《我是猫》ANNIE的天真少女阶段就基本胜利结束了。这个阶段她在自己的歌曲中爱情占据的分量并不是太多,基本上还算天真未凿。这三张唱片,ANNIE基本是在发现自己最完美的风格之前所做的热身。

后来从《悲伤的茱丽叶》到《紧紧拥抱我》ANNIE经典的梦幻公主造型征服了所有华人少男少女,这三张唱片从各个侧面丰满了各式少女各式的爱情。ANNIE的第一个高峰彻底形成。以上六张唱片可以算她的“少女明星时期”. 因为无论是歌曲风格还是ANNIE的唱腔都还相对的比较摇滚青春。如果把她的歌星生涯比做绵绵长江的话,那么前六张绝对是异彩纷呈高潮跌宕上游阶段。

 

从《安妮の王子》到《恋爱中的女人》这三张唱片,ANNIE没有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自己玉女阶段的顶峰。相同的特点是声音娇嗲,歌曲风格相对商业,ANNIE做词能力空前繁盛,也是美貌最丰艳的阶段。

从《流浪的小孩》到《圣女传说》的两张,ANNIE的唱腔还是维持着上一阶段的特色,个人认为这两张里的ANNIE演唱功力达到了颠峰而且不失个人特色。只是歌曲的风格开始稍微转变,对自己前九张唱片歌曲类型的总结,也开始尝试以往没有尝试的曲风,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也有了比较专业的思考,不过还是和前三张划为同一个时期,即“玉女时期”。这个时期是ANNIE声音最美好,年华也最耀眼的时期,而且几乎每一张唱片都要拍一本写真。

 

从《下大雨》到《舞夜》的四张是ANNIE的彻底蜕变阶段,她刻意颠覆自己的既定模式,开始音乐上的“突围”,几乎每张的风格都不重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实验作品”基本上是不被当时的大众接受的,销量只能听天由命。

后来的《我很勇敢》和《关不住》可以算是另外一个阶段,但是ANNIE坚持走小众路线的定位依然没有改变,所以销量也很一般。加上前面的四张,这六张是ANNIE的“后现代时期”----审美取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由“审美”转向“审丑”,视角也由过去高高在上的俯视人间,开始向平民生活下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