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应一位媒体朋友的要求,我和她谈了一下国内的A-B比赛和达喀尔比赛的一些差别,这里,也写出来和所有朋友们交流交流:
去年我参加了国内的A-B的比赛,我觉得A-B比赛在整个的设置方面,包括赛段、维修区以及救援方面,对国内的俱乐部来说,是非常适合、非常有好处的。像国内这种长距离的越野比赛,与国外的达喀尔比赛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这次A-B,在赛道路线、赛段长度以及维修区设置等,对国内的越野车队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如果再增加一些难度的话,有可能很多车就会完成不了比赛,而且在维修和救援方面,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中汽联也是在过去比赛的基础之上,每年递增一些难度,他们不会一下子把难度增加到车手们无法接受的程度,只是逐年递增而已,这样对各俱乐部和参赛车手来说,都是非常合理的,对提高他们的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去年的A-B比赛才是第二届,中汽联在举办这类赛事的同时,也取得了不少经验。而各俱乐部在参赛的同时,同样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像我曾经参加的达喀尔比赛,因为毕竟举办了近30届,因此,他们在这方面拥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而去年的A-B,应该说是举办得比较成功的一次比赛。
在车辆的改装方面,现在国内的很多俱乐部,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他们往往把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方面,但却很少顾及整车的平衡性。其实改装更重要的是全车的匹配。就像我参加达喀尔时开的那辆帕拉丁,它是一辆改装得非常匹配的赛车。它的发动机功率并不是很大,可是在悬挂及动力分配方面,改装得却是非常科学。现在国内很多俱乐部,他们把发动机的动力改装得非常大,可是在悬挂以及其他一些方面,却改装得很不到位,或者说根本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改装出来的赛车并不是太匹配,所以往往很多车还在赛段里面就出现了故障。所以说国内在车辆改装方面,与国外真的是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车辆改装方面,我们更应该是改车辆的整体,而不是一味地偏重于车辆的某一两个方面。
说到场地越野赛,因为我去年也参加过两次,我个人感觉国内的场地赛,更像是一场毁车大赛。我认为在赛段的设置方面,应该增加一些更侧重于技术的赛道,像弯道啊什么的,有点像拉力短道那样的感觉。像驼峰什么的,还好一些,而像乱石堆那些赛道,真的就是在毁车。希望今后的类似比赛,能将赛道设置得更有利于车手们技术的发挥。
谈到A-B 的救援,现在都比较简单。达喀尔比赛中,有很多的直升机在执行任务,而A-B比赛中,则只有一架直升机。不过话又说回来,去年的A-B,基本上是围绕一个点在绕圈子,相对而言,救援任务也就显得比较简单些。可是我也希望在赛段的设置方面,像沙漠啊,能够再难一些,以往的都还是过于简单。不过,今年的A-B,我相信中汽联应该会在赛道方面作一些调整,难度也会有所增加。不管如何,我都非常期待这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