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前几天,我和节目组的同事们分别在长江沿岸的六个地点展开了一次取水活动。这首诗不止一次进入我们的脑海,引发我们的感慨。
去年央视播出了《再说长江》,这样一条母亲江总是让人魂牵梦绕。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再次亲近长江、关注长江是一件我非常乐意做的事。受节目组的委托,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的昂班久老人带着他的晚辈为我们首先取到了第一瓶来自源头的长江水,松柏围桑、吟唱六字真言,他们以藏族人民最虔诚的方式祈求生命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图:长江源头取水
利用出差间隙,我的几位同事也在长江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重庆、武汉、芜湖、南京分别取水,委派给我的取水地点是长江万里奔流的终点上海。
图:六瓶长江水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长期关注长江水环境。在他的带领下,我来到了上海的白龙岗,在长江入海口采集到了最后一瓶长江水。

图:长江入海口取水图
在取水现场,我做了一段出镜,我记得当时说,唐古拉山顶的冰雪融化之后,经过了六千多公里的跋涉,现在到了我的手中,在走完了这六千多公里之后,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在取水现场,陆教授不无忧心地告诉我,据他的目测,刚才取到的水可能已经属于四类水质,也就是说,它已经不能作为自来水厂的原水了。
图:背着长江水样来到环保总局
昨天,我带着这六瓶水来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把它们摆上了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樊元生司长的办公桌。樊司长告诉我,长江水系在我们国家七大水系里头水环境质量还算是比较好的,劣五类的水只占11%,而这劣五类的11%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多次就长江水环境问题提出提案和议案,这个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图:看,六瓶水摆上了樊司长的案头
最后,作为一个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人,我代表所有住在长江边的人问了樊司长一个问题,十年之后我们还能够喝上放心的长江水吗?值得高兴的是,樊司长给我做出了一个乐观的回答。
图:我问:“十年之后我们还能够喝上放心的长江水吗?”
故事带上两会,话题热议会堂。明天,全国两会就要正式开始了。去年的“小撒探会”曾经调查了城市内河的污染状况,今年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我们的母亲河,继续关注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共饮一江水,同在蓝天下。我相信这样的话题会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