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字道觅古

(2013-02-17 15:04:36)
标签:

空降老兵

户外

登山

京西古道

分类: 空谷足音
 
http://s11/mw690/48b8f089td5e6c131ff4a&690

醉花间


 十字道觅古


山依旧

树依旧

瑞雪映峦岫

古道斜阳后

骡马青石透

群鸦立残柳

冷风过断牖

怎堪再回首

西山青川瘦


     一座繁华的商旅村落,站立于京西古道与官道交叉的坐标点上,曾经东奔西行、南来北往的牛车、马车、骡车不绝于道,好不热闹。可由于疯狂的地下盗采,政府不得不“地质移民”,从此,它消失在京西的山梁上。
      一个座几十年无人问津的废墟,因驴友五中任老师在此失踪,引来数以万计的人们日夜搜寻,车辆、帐篷、手机、电台、望远镜、搜救犬,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信息、所有的频道、所有的镜头都聚焦这座废弃的村庄。
    它就是驴友们都熟悉的十字道。

    自古以来,西北游牧部落、山区及平原农耕部落以至沿海渔业部落通过西山而互有往来,谈得拢时就物物交易,谈不拢时就刀兵相见。门头沟区桑峪、东胡林、小东宫等地出土距今10万年、一万年及新石器晚期的人类活动的物证;潭柘寺、戒台寺、灵岳寺、白瀑寺等古刹说明晋、隋、唐时期,宗教已深入西山,明清时期妙峰山朝顶进香活动更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燕、汉、魏、明各时代的长城遗迹,以及近代战争留下的旧址,说明西山素为兵家所必争;煤炭、石灰、木柴以及琉璃、砂锅、农副产品等于辽、金、元以来便运往京城,尤其煤炭京师百万人炊爨之用尤不可缺。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道。所以在京西山区,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古道文化。

 

http://image.8264.com/album/201006/3/34011082_1275546107x1aL.jpg

    西山古道在越过大寒岭之后进入斋堂川,经怀来、涿鹿、涞水进而远赴内蒙古和山西。而大寒岭以东,安家庄以南,百岩子,大台沟(清水涧)到王平口,这便是古代可以依靠的国道了。从王平口向南,古道分为北中南三线。南线,是王平口到潭柘寺地区的古道,有卢潭王古道、庞潭王古道、麻潭王古道和房山河北镇经东岗村到十字道至王平口的古道。中线,最著名的玉河古道,名字源于五代时刘仁恭置的玉河县。路线一为王平口、管道、北岭、南岭、花沟、峰口庵,线路二为王平村、南涧、瓜草地、北岭;线路三为王平口、白道子、小店子、十字道、峰口庵、大门头圈门、麻峪或三家店、北京城。北大道,王平口、焦家岭、王家岭、吕家坡、王平村、色树坟、石古岩石佛岭、韭园、桥耳涧、牛角岭、水峪嘴、斜河涧、丑儿岭、琉璃渠、三家店、模式口、八里庄、阜成门。除了西山大路,这里还零星分布着多条古道——王雁古道、九龙山香道、韭丁古道、韭马道古道,王北、王潭古道、王平村大台古道,永定河河谷通道和石古岩“对过岩”山道。


http://image.8264.com/album/201006/2/34011082_1275465640q4d3.jpg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2/20070712/D5984DD4BC3234396F225313403CBB47_500.jpg

玉河古道


http://s7/mw690/48b8f089td5e6c0f000b6&690

宽阔的古道

 

    作为京西古道中道主线,自石景山麻峪向西过永定河后,经大峪、坡头北、东辛房、西辛房、滑石道北、门头口(圈门)、龙凤坡(炉灰坡)、宽街、东店、中店、西店、梁桥、横岭、天桥浮、孟家胡同、拉拉湖、官厅、十字道、小店子、白道子、赵家庄至王平口,实际总长41里。除主线外,还有两段辅线亦可作为主线的范畴。一为城子至东辛房路段,长约6-7里,途经东龙门、西龙门等村。由于旧时圈门以西所产煤炭大多经由此线运往三家店,可以说是玉河古道运煤道路中的主要路段之一。相对而言,麻峪至东辛房路段,则以普遍意义的商旅功能为主,即经由圈门、东辛房去北京,只要不是运煤,则不必绕行三家店。而大峪与城子之间,经由河滩的路,也算得上是一段重要的连接线。

    元代开始,京西古道发挥了经济大动脉的作用。京城仅存的五个关城都在这条线路上:牛角岭关城,峰口庵关城,十字道关城,王平口关城和大寒(汉)岭关城。作为五大关城之一的十字道紧邻峰口庵,也是西部地区进京的必由之路,当年的繁华也可以想象。


http://s14/mw690/48b8f089td5e6c0febefd&690

残垣断壁中杂树丛生 

http://s7/mw690/48b8f089t7bca468228f6&690

孤独的古树讲述着过去的繁华


十字道老村中间有个十字路口,十字道关城,也有人称为过街楼,这是扼守大路的一处“关口”。《门头沟文物志》载:“十字道村过街楼,位于北岭办事处十字道村,建于清代,坐东北朝西南。城台额书‘十字道关’。”过街楼坐落在峰口庵至大寒岭古道上,具有典型城关的作用。也有人说这关门是土匪所修。


http://s4/mw690/48b8f089td5e6c12ca753&690

一架飞机从关城上飞过


  曾经有一百多户的岭上通衢处,如今,作为一个废村,十字道还住了三户人家,安久成是其中一个,他还记得小时候这里骡马毛驴运煤彻夜不息,邻居就是开骡马店的。现在这里只剩下“安大爷休息处”供驴友们打尖了。


http://s13/mw690/48b8f089td5e6c11bcabc&690

残院中参天大树告诉人们此处荒芜久矣


http://s2/mw690/48b8f089td5e6c14b9a41&690

停车处即护林员安大爷的家

    十字道西边就是京西的“百慕大三角”铁坨山。铁坨山下盛产矿石、煤等,GPS、手机、指北针等驴友常备武器在这里经常失灵。所以,上铁坨山的驴友,必须有足够的户外经验,特别是要找得着北!如果迷信自己手上的高科技装备,不晕是你的幸运!更可怕的是,铁坨山南北附近山体有很多溶洞,有立井式垂直向下的溶洞,我们称“天井”,有大天井、小天井。大天井在白道子村西岩里沟和一道山梁的一处岩壁上,小天井在十字道村西去明朝庵的路上附近。传说解放前曾有3个土匪进村抢劫,被百姓灌醉后装进口袋扔进了小天井。我怀疑任老师是不是踩进天井里去了。春夏灌木丛生,一不小心掉进了天井,GPS也好,手机也好,都不及一根稻草!所以任老师在此失踪不足为怪。


http://s2/mw690/48b8f089t7bca46883811&690

西望铁坨山

 

 http://s7/orignal/48b8f0899c1ad8ed0aa76

当年京西古道到底多繁华?

http://image.8264.com/album/201005/26/34011082_12748538079272.jpg

看看那青石板上踩出的蹄窝就知道。

    在京西商旅古道上,很多地方都能见到零散的或成片的蹄窝,但为什么这里的蹄窝如此密集、深、大?在辽代就出现采煤业的京西地区,即使这里的古道都是坚硬耐磨的辉绿岩(系侏罗纪玄武岩)路石,那也难耐其后金、元、明、清长达八百多年驮货牲畜铁蹄的踩踏。这段石路,是在岩石山体上切凿出来的,且中间高,两端低,有坡度,路面经牲畜踩踏磨蚀,日益光滑,且路外侧为悬崖,驮煤运货的牲畜出于自保的本能,要利用路面上的坎、缝儿等防止踩滑,经年累月,便磨出了蹄痕、直至蹄窝。

    古道上最常见的货物是京城家家必备的煤。《京都琐记——北京风物志》4集《古都城门十二景》曰:“阜城梅花”,(阜城门)洞内石刻梅花一枝,老干婆娑,殊有画意。梅、煤同音,即进煤之门。旧时阜城门称煤门,西直门称水门,但清代城内用煤大增,仅阜城门进煤已不敷用,西直门也进煤了。在门头沟经三家店、麻峪往东在八里庄会合后进阜城门运煤大道的基础上,又修筑了西直门——香山于公寺(今碧云寺)经八大处东南、模式口的运煤大道,至今,煤市街附近的石砌路面仍保存着。一只驮煤的骡子,负重加自重,少说有六七百斤,重力放在钉有铁活的蹄子上,路面单位受力面积比人踩时要大得多,所以牲畜能踩出大蹄窝来。

    户外爱好者重新踏上这条路途,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在峰口庵关城西南约200处的地方看那些蹄窝(海拔817,东经115°5954.8″,北纬39°5530.4″),这变成了徒步京西古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十多米的石道上,有蹄窝158个,其中较深的有66个,最深多半尺。无论是专程来此,还是顺路经过,见到蹄窝密集处,都表示难以置信,甚至怀疑其为人工雕磨,这些痕迹被认为是“辨明古道和古道繁华程度最简便直观的办法”。


http://s14/orignal/48b8f089f541301133e6d

夏天的峰口庵

 

http://s5/mw690/48b8f089td5e6c1523da4&690

峰口庵东的雷达站

    峰口庵,又名峰口鞍、风口岩,俗称风鞍儿、大风鞍。驴友们显示的定位是:东经115°5957.5″,北纬39°5533.8″,海拔在950米左右。因地处“V”形山口之底,东西又各有一条大沟,东风或西风由此冲过,常年有风不断,风势峻急,故称风口岩;因南北两山夹峙,似倒放的马鞍,故称峰口鞍;又称峰口庵。在山隘最窄处,建有关城,至今仍存。据《北京百科全书·门头沟卷》载:“峰口庵关城,位于龙泉镇圈门以西5公里古道上。东行10公里过永定河入京,西行10公里至王平口,为京西玉河古道险隘关口。关下古道宽6.2米,用石块铺砌,约隔1米栽立石一排,以防石块松动下滑。关口南北皆山峰。关城用山石砌筑而成。券洞高4米,宽3米,深6.25米。城台高6.2米,城台南北两侧有石墙数十米斜上横拦山口,扼守要冲,清代为宛平县王平口与玉河乡交界处,由王平汛绿营兵把守。西北有一平场,即峰口庵遗址。”

  在峰口庵关城上环顾,东望,左有九龙山大岭,右有九龙山南大岭,像两臂伸向永定河边;由近及远,官厅、天桥浮、圈门、河滩及永定河东岸之三家店、五里坨、高井、石景山一览无遗。西看,左侧大岭直绕向铁坨山。前有花沟,后有门头沟,各向东西。花沟向西、向北、再向东,在王平镇南涧村口汇入永定河;门头沟,经圈门,在河滩东汇入永定河;峰口庵既是这两条沟的源头,也是它们的分水岭。

   峰口庵西边是另一个废村黄石港(当地读jiǎng),现在村里住着三个放羊的人,没水没电,幸好还有一点泉水。驴友们经常来上补水,顺便请放羊有大哥指一下道。

  PS:峰口庵经由黄石港向西至王平口路,途经黄石港、花沟、南岭、北岭、官道、葛坡等行政及自然村,长15里,比走岭上十字道略近,虽规模不及岭上大路,但较适宜行人及零散牲驮。支路主要有:

  1、坡头至赵家洼路,途经中门寺、南官园;

  2、圈门至岳家坡路及龙凤坡至净明寺、九龙山中平岭路。

  3、圈门里至“里十三”(潭柘寺地区)路,有多条。

  4、孟家胡同及拉拉湖至匣石窑路,途经韩家沟。

  5、黄石港至瓜草地路。此为原北岭乡“东五村(黄石港、抢风坡、黄土台、大窖、平地)”之间的连接线。除人们出行外,沿途曾有诸多小煤窑,所以也是重要的运煤古道之一。

  6、十字道经南、北岭及瓜草地至王平村路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霞的风采
后一篇:花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