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云雅虎阿里巴巴it |
分类: 我是记者 |
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间,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巴巴控股权之争,从最初的雅虎CEO巴茨咄咄逼人、“马云会否出局”的悬念到“卫哲放狠话”,已经“交恶”两年多的台下之争演变为一场台面上的口水仗。
所谓“控股权”风波,背后是谁在控制?
“一言以蔽之:马云闹庄,不是雅虎挑事。”前阿里巴巴资深高管说到:“这次在媒体掀起的风波,应该是马云的公关战。
马云和杨致远:亲密的合作
这场阿里巴巴控股权之争的公开化,是由一份即将生效的协议引起的。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B2B业务在香港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2005年时雅虎2005年入股阿里巴巴集团时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这份被外界称为“雅巴合作”的协议称,雅虎以10亿美元及雅虎中国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集团39%股权。当时双方签署一份协议,约定在2010年10月后,雅虎将获得阿里巴巴董事会的第二个席位;同时雅虎的投票权将由35%增至39%,马云等管理层则从35.7%降至31.7%,软银则保持29.3%不变。
这一协议即将生效,到时,雅虎在集团董事会势力可能会超过马云等管理层,从而掌握集团主导权,而马云有可能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人们都有点不理解,当年的马云为何签这么一份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协议呢?
马云与杨致远结识于1997年底,那时的马云就职于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那时我在雅虎,来北京出差,当时开通了雅虎中文版,我陪杨致远回来,在北京有个新闻发布会,马云当时在外经贸部,他代表政府来接待我们。”曾任阿里巴巴美国公司总经理和阿里巴巴集团CTO、现任北极光创投合伙人的吴炯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说到。
此后,马云与杨致远以及吴炯都保持着联系,一直到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并融来2000万美元时,吴炯决定加盟阿里巴巴,“我当时就想马云这个人以后一定能成大事,” 吴炯说,“一见面马云就展示了他正准备做的阿里巴巴网站的雏形,我一看就明白了,这又是一次机遇。”
虽然马云从雅虎挖人了,但马云与杨致远仍交好。与马云的强势相比,杨致远被业界公认的“平易近人的作风、谦虚谨慎的处世”,让两人可以很好地共处。
于是,也就有了2005年8月时的“雅巴交易”。彼时的阿里巴巴远不是今天“等同于中国电子商务”这样的地位,雅虎的10亿资金、雅虎对阿里巴巴的认同,这些带给阿里巴巴的好处,虽然不能细细明查,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年后,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了,资本市场认可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前高管认为,马云当时需要雅虎,不可否认,但能有那样一个协议,还是因为对杨致远在雅虎地位的绝对信任。
事实也是如此,在阿里收购雅虎中国、雅虎获得阿里集团40%股份后,杨致远对双方关系的互动和管理也可谓良好。虽然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杨致远基本不插手阿里巴巴的运营,他认为,“这是马云的事。”2006年,也就是交易后的次年,杨致远前往杭州参加了阿里巴巴第三届网商大会。
尽管当时就有一些分歧,如雅虎的“Flickr”——这是雅虎资产中颇受美国人欢迎的服务——在中国被关闭一事,但杨致远时代的雅虎在公众面前选择了沉默。以杨致远的商业逻辑来看,雅虎对阿里巴巴是一项财务投资。换言之,这完全是马云的生意,由马云说了算。这就是杨致远,或许这正是马云能够签那份“雅巴合作”协议的根本原因。
但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马云有点乐观了。
马云与杨致远的蜜月因为巴茨的到来而结束,新CEO卡罗尔·巴茨上台执政是雅虎——阿里巴巴“交恶”的转折点。
2009年1月,美国雅虎董事会宣布,任命美国软件公司Autodesk执行董事长巴茨担任雅虎CEO,同时成为雅虎董事会成员。杨致远则辞去雅虎CEO一职,但仍留任雅虎董事会成员,并重新扮演“雅虎酋长”的角色。
杨致远不得己退居幕后,是因为与微软洽购案的失败。但自从巴茨1月上台后,立即以其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引起了外界关注,与阿里巴巴的交恶也由此开始。
马云对巴茨也有点大意,2009年3月,也就是巴茨上台后的两个月,马云在一次采访中表示:雅虎去留无所谓,只是一个股东。但业界不这么认为,当时即有分析人士称,巴茨一向以风格强硬著称,与马云的较量,他们恐怕只能算棋逢对手。
作为“前互联网时代”的英雄,杨致远对雅虎的发展有“错误”的一面,比如“搜索只是吸引网民来雅虎的招牌菜,但留住人还要靠雅虎的媒体内容”,之所以有这类的发展思路,因为杨致远不理解搜索的根本,那时也没有竞价排名之类的业务模式。雅虎空有搜索技术先发优势,却没法化为商业价值。
插几句雅虎的历史,熟悉雅虎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如今被谷歌超越、被各种互联网新应用所淹没的雅虎,已是“没落的英雄”。今天,据香港一位财经分析师表示,雅虎全球收入的85%来自对阿里巴巴的控股和雅虎日本的收入。的确,据时代周报记者在日本的调查了解,雅虎的搜索引擎至今雄居日本市场第一名。
由此可以理解,2005年阿里巴巴与雅虎之间的交易,曾经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并购第一案”,在5年前交易公布时,有人觉得杨致远是“冤大头”,但现在业界的评论是:“这单交易可能是杨近年来职业生涯唯一正确的决定”。
杨致远“不经意”间孵化出了一只金母鸡。而这,也是马云愿意的。
回到巴茨与马云之所以交恶的话题上,去年巴茨刚上任,她想做出业绩,她想出头。而这其中,雅虎最大的收益来源——阿里巴巴的收入——则是她“耍威风”的重点了。
据外国媒体报道,巴茨在雅虎主营业务的决策上并没有体现出她对互联网的理解,导致公司屡屡流失人才,业绩让投资者失望。雅虎在今年初卷入谷歌退出中国之争,发表声明称支持谷歌的立场,被阿里巴巴谴责为“鲁莽行为”。
但越是这样,巴茨越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她的强势作风和对雅虎最大的收益来源—阿里巴巴—的控制权。也据外媒报道,马云在2009年巴茨上任之初时去美国拜访,巴茨当着阿里巴巴管理层的面,指责马云没有把雅虎中国做好。
据称,随后,巴茨还有很多强势举动和意图控制阿里巴巴的想法表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马云和他的管理团队开始重新审视雅虎39%股份给公司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这期间,在微软欲收购雅虎时,阿里巴巴方面放出风声,希望筹集资金回购雅虎手中的股份,增强其自身独立性。但是,雅虎不肯放弃阿里巴巴的股份。
因而,从技术层面上看,正如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方兴方所言:“马云甚至可能下课。”
不可否认,9月初,雅虎CEO巴茨表示,目前无意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39%的股份,她本人也可能会加入阿里巴巴董事会。这样,雅虎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成员将与后者自身的董事人数相当。
这一言论非常符合巴茨一惯的风格,但却不料,半个月后,在中国媒体上掀起了一场雅虎-阿里控制权的风波。
“一言以蔽之:马云闹庄,不是雅虎挑事。”前阿里巴巴资深高管对时代周报说到:“这次在媒体掀起的风波,应该是马云的公关战。雅虎在中国目前的公共形象非常差,这里面原因很复杂。马云的公关战是世界级的,这一次,马云成功地撬动这个话题,旨在吸引公众关注,从而给雅虎压力。”
可以佐证的是,在中国媒体掀起风波之后,巴茨在美国开始服软,她表示说,“我们作为股东对阿里巴巴的投资是战略性的,对公司和股东来说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巴茨还对马云赞誉有加,她表示,“作为股东,雅虎不会干涉阿里巴巴的经营业务,我们支持马云及其团队的经营决策。”巴茨称马云是“我们这个时代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企业家之一”。
随后在给记者的回应中,王帅称,所谓控制权之争,其核心是对中国市场,对客户,对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之争。抛开上述基础,凭空讨论所谓“控制权”之争毫无意义。对于雅虎CEO巴茨提出的“可能将加入阿里巴巴董事会”的表态,王帅表示,自巴茨出任雅虎CEO以来,其对互联网业务、中国市场以及合作伙伴的种种决定和表态,让人难以理解。先集中精力努力提升美国雅虎现状,或许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不仅王帅频频放话,9月21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再放出狠话,“对于阿里巴巴而言,雅虎是爷爷辈的企业,但作为爷爷辈的雅虎为老不尊”,并指责雅虎并不曾提供搜索技术。
言多必失,这场针对雅虎可能控股的公关战,至此,阿里巴巴方面有点“过了”。事实上,前阿里巴巴高管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淘宝的搜索一直用的最初搭起来的我们自己写的搜索引擎,06年并购了雅虎中国后,雅虎一些新的技术进来了。当时,想用雅虎的搜索替找掉自己写的、最原始的淘宝搜索程序。但后来探讨了一下,觉得替找起来非常麻烦,还是已经用了七年的东西好用。后来被迫决定没有替换,一直用到现在。”
换言之,不是雅虎没有提供搜索技术,而是阿里巴巴方面不愿意用人家的。就这一事实,记者曾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证,但阿里巴巴不予回应。
另一个对雅虎的指责是,去年9月中旬,阿里巴巴股价达到20港币上下,在阿里巴巴十周年生日前两天,雅虎抛售阿里巴巴近两1。1%的股份,让“阿里巴巴措手不及”。但阿里巴巴却没有指出,就在雅虎抛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六天前,是马云先以20.78至21港币的价格,高位抛售公司1300万股股份,套现约2.70亿港元。如洪波在其博客中指出,马云可以出售,雅虎就不可以?都是商业行为,都在追求投资回报,还是客观一点吧。
事实上,对于马云是否有可能出局的担心,业界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因为,马云对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马云在中国政府层面的影响、在国际上的影响,更是不可小看。
不仅职业经理人巴茨明白这一点,作为三方股东中的另一个重要变量——软银的孙正义——更是明白这一点,让马云出局的可能性非常之小。除非大家不想玩了。
但以巴茨女强人的个性、不肯输于马云、甚至还要以此立威的心态上看,巴茨拿控股权来说事,一点也不奇怪。
某种程度上,马云也大可不必担心。但客观来看,马云当初在引进雅虎10亿美元资本时,种种原因,签下了五年后的这一“让雅虎拥有控股权”的协议,这也是事实。技术层面上,马云真有可能出局,这一事实,虽然暂时发作的可能性不大,但对马云而言,这却是心头之恨,心上的一根剌。
对马云来说,如何拔掉这根刺呢?前阿里巴巴高管认为,马云有两个可行方案,一个是争取孙正义,抗衡雅虎。“雅巴争执中,真正的关键角色是孙正义。孙会比较倾向于支持马云。因为淘宝和支付宝的上市,对他利益最大,雅虎呢,会坐等分肥。而这一点,正是马云迟迟不愿上市的核心原因。”
另一方案是吸引投资,反购雅虎。“马云根本不可能退出阿里巴巴,因为他是阿里成功的40%因素。同时吸引财团关注,支持他反购雅虎。买下雅虎25%股权即可控股,需要50亿美金,但马云目前没有。”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要想买下雅虎,马云不可能动阿里巴巴的资金,但上百亿的庞大资金从何而来?
有人认为,中国的明星企业家们开始为第一波融资还债了。马云也是如此。但马云如何还债?有消息称,马云一面发动针对雅虎的公关战,一面开始筹集资金收购雅虎。有传言称,马云“很有可能以支付宝的控股权获得资金,并取得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这次风波,可能是马云的危机,但也可能是马云的机会。
“雅虎获得控制权,只能说是增加了谈判筹码,但最终把股权卖给马云是必然的,”前阿里巴巴高管如此认为。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自雅虎、阿里巴巴就控股权公开争执之后,9月14日起,阿里巴巴B2B的股价开始上涨,一度摸高至14.3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