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荷兰欧洲杯足球体育 |
荷兰足球,终于不让我那么心痛了。
看完4:1狂胜法国,我也终于长舒一口气。
我开始看球的时候,已经过了八十年代荷兰足球的黄金时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偶尔还能看见古力特的满头小辫,可是,球场上却只见一群天才的球员在东游西逛,赛场内外,他们放肆而尽情地享受他们的个性——“赢球?我才不care,我先让自己高兴了再说”——所以,我一次次看见他们提前离席走上飞机前那萧瑟的背影。不,人家自己并不萧瑟,萧瑟的是我这样的热爱天才热爱荷兰的球迷的心。我眼中有的不仅是萧瑟,还有悲壮和痛惜。
就如我形容特拉沃尔塔所用的话:“明明是个黑帮老大,却偏偏往颓废里走,这种放弃王冠而不自知的落寞英雄的气质正是我最喜欢的。”
我不否认,我把从小对凡高的热爱投射到了荷兰足球身上,但更本质的还是对天才的喜欢。天才,不仅意味着球技,也意味着脾气,但是,更意味着球技与脾气的balance,把握好“度”才是真正的天才,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
希丁克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荷兰球员和西班牙球员最大的区别就是,你让他们去跑20圈,西班牙球员就会低头去跑,即使跑到20圈之后你没有喊停他还会继续跑下去,而荷兰球员会问为什么,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你要不停和他做哲学交流,教练要做一个哲学家。荷兰球员总是在享受他们的个性,所以解决了凝聚力的问题,球员能够服从教练的要求,那么其他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现在,巴斯滕解决了凝聚力的问题。荷兰的天才们终于开始带给我们赢球的喜悦了,而且这喜悦来得足够的大,因为他们不功利,不保守,玩的是真真正正的足球。
他们依旧只是让自己玩得高兴,但这却是天才般的玩啊!此刻,解决了根本问题之后的天才们的发挥足以让所有其他球队闻风丧胆,让所有球迷喜不自胜。
这才是荷兰足球,真正的终极足球。
下面转帖一段网友的雄文,共赏之。
饭·巴斯滕
作者:阿烦
我生活的城市,有家连锁快餐店,名字悍然叫饭·巴斯滕。
老板在荷兰生活过,整家店满是橙色。
后来,我所在的报社搞了次创意店名评选。饭·巴斯滕高居榜首,一同入选的还有发改委、衣拉克和榴德华。作为采访部门主管,我当然要为偶像吹黑哨。
饭·巴斯滕可以加两道新菜了。一道水煮意大利,面,定价30;一道清炒法兰西,西兰花,定价41。
再过4天,还有道葱爆罗马尼亚,螺丝,定价未知。拜托黄玫瑰们争气一点,不要哄抬本市物价。
竹子打几个眼,变成笛子,就能吹《笑傲江湖》。世界冠军亚军,都被打成筛子了,不知道能不能吹首《我不配》。
表扬巴斯滕和他的橙衣近卫军,现在是最大的时尚。赛前狠批巴斯滕的克鲁伊夫,和力挺巴斯滕的荷兰足协主席凯斯勒,已经意见统一;反对抵制某某福的白岩松,和坚决抵制某某福的众多网友,也站到同一阵营。
最中肯的评价,来自德国足球名宿内策尔:即使没拿到冠军,他们也是世界上最强的球队。注意,不是之一。在昨天的比赛之后,巴斯滕这个伟大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更意味着勇气,豪迈,智慧,果敢,激情…征婚启事上那些形容词,哪个拿来都不会错。
当世英豪,除了巴斯滕,还有谁敢在如此局面之下、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以边锋换下后腰?以荡气回肠的攻势,代替死保胜局的防守?
少年侠客,豪气干云(怎么像粗话),虽千万人吾独往。鲁本的一次马踏连营,就让亨利痛苦跪地,就让多梅内克束手无策,就让法国人的希望,酸到像王家卫电影的台词,只有一分钟保质期。
见过赢球,但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赢球。见过霸气,但没见过这么嚣张的霸气。巴斯滕最大的贡献,是用好看的足球打败功利的足球。球迷们的眼界从此开阔。见识过钢管舞女郎的波涛汹涌,又哪能安分于小家碧玉的平板电视。
他日,偶像如果告别足坛,可以跟我合伙做生意。我们开家宇宙最大的餐饮集团,旗下品牌有饭德萨,饭德法特,饭尼,高档的鲍鱼店叫鲍拉鲁兹。笔记本品牌叫鲁本。当然还有家裤子店,叫裤伊特。最后我们一起出张专辑,卖过周董全球打榜,《依然范佩西》。
(注解一下,发改委是理发店,衣拉克是服装店,榴德华是家榴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