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信在别处

(2007-10-01 05:39:34)
标签:

it/科技

通信

高科技

离开

分类: 我是记者
今天是国庆节,欢庆谈不上,至少是个放假的日子,是个可以随心所欲的时刻。
 
凌晨5、6点钟,窗外曙色未明,混沌一片。
 
看博客的留言,又惊闻一个熟悉的朋友从韩国SK电讯中国公司离职,心生了点感慨。
 
又,又一个人离开了通信行业。去年,北电的乔天云去了一家法国的建材公司,今年,爱立信的屠敏去了分从传媒,前不久,索尼爱立信的宁述勇去了陶氏化学,不一一例举,还有很多。
 
当一个个熟悉的人离开了通信行业,当一张张新面孔向我涌来,我不能不联想起更多的东西。只是不知,当他们回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通信业时,能有怎样的心境?
 
1992年毕业,我就踏入了通信这个行业,从国产程控交换机做起,曾经为HJD-04机奋斗过,目睹了国内通信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逐渐强大的过程。而后,1998年初,我踏入IT媒体,做记者已经快十年了。而这十年里,我一直坚守在网络通信这个领域。记得刚当记者时,正是ATM和IP技术交锋的时候,支持者也是各执一词,难分高下。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专题《IP为王》,IP很快在网络领域占据了主流地位,随后也收编了以点到点连接为技术核心的通信领域,分组包交换技术(即IP技术)已经成为今天通信行业转型的关键。那时,是一个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有点像我一直景仰的春秋战国时代,英雄辈出。
 
去年,我们的《赛迪人报》约我写一篇感言,其中提到“你最难忘的事”,我这样写道:“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事发生在1998年,那时我刚当记者四个月。当时,网络行业在中国刚起步不久,网络技术正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我所在的《网络通信》版得到了业界的认同。众所周知,《网络通信》作为《中国计算机报》的一摞,每期只做一本。但是,那时,我们有几期居然要做三本,因为广告厂商指定要上这一期《网络通信》的封面或者封底,于是有了三个封面,三个封底,我们就得出三本《网络通信》。虽然我们几个人快累疯了,但没人抱怨,得到读者认可的那种快乐,是什么也换不来的。”
 
然而,当IP一统天下之后,于是乎,一切朝着既定的方向迈进。IP技术的释放成了主要任务,当技术方向有章可循之后,剩下的就是应用。应用的时代注定将是一个利润日渐微薄、拼规模拼实力的状况,于是,收购履见不鲜、整合日渐发生。技术是改变世界的核心驱动力,技术也是决定公司成败的核心要素。在当下这个IP时代,经历过大的洗牌和变革之后,于是,生存下来的通信企业也是战战兢兢。春江水寒鸭先知,于是有人开始离开。
 
如果期待高科技行业的又一个春天,那只能是期待下一次技术革命——革掉IP,以一种更新的技术统领新的革命。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通信,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比如《黑客帝国》所描绘的虚拟世界所依赖的那种技术。只是,那个时候不知是不是我们可以等得起的。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今天,曾经的通信人日渐“工作在别处”,开始出入于传统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