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换发型了

(2007-05-19 07:18:10)
分类: 瀛眼看人

又换发型了

 
 

 

又换发型了。为什么“又”呢?因为我这个人老爱折腾这点头发,经常变。

 

自我诊断:半年换一次。人邮的记者鸽子诊断:不,一个季度换一次。鸽子当时说:“昨天与英赤吃饭,他们说你可能要换发型了,我还反驳,不会吧,上次见她还是扎一小马尾呢。可今天见你就变了……”

 

其实,换这个造型已经有半个月了,自己已经颇不以为然了。因为五一长假和顶着这个脑袋去了趟北欧,15日回来后才见了很多人,才正式在熟悉的人面前曝了光。所以,最近才听到大家对这个发型的评论,感觉很有意思,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展示一下。

 

一向很少在博里以照片的形式展示自我,导致有些看我博文的人就像看我的名字一样认为我是一男的,所以,也感觉有必要正一下视听,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所以,在这个五月的明媚的早晨,请允许我自恋一下。

 

我听到的关于这个发型的评论(我的反应)如下:

 

——你遭雷劈了?(我倒是想啊,那得有多大的运气啊?!得省多少银子啊!!)

 

——从后面看,你就像20岁的小女孩。(嗯,我的功夫没白费,实现了我的理想: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你戴了顶假发?(见过这么漂亮的假发吗?揪揪看,如假包换。)

 

——不同凡响。(……  ……  ……)——我还真不知怎么回答这个评价,因为这个人点中了。

 

——太时尚了!太酷了!(时尚?我是照着几年前张曼玉的一款发型设计的,当然是多了点变化。)

 

——你能给我设计一款发型吗?(可以,但得收费,而且需要时间,因为得了解你啊。)

 

——能给你拍张照片吗?你这个头发得留个影儿。(彼时,我正在报社电梯附近的出版部门站着干活,两个随同某机构来我们报社参观的大学女生在我周围闪闪烁烁地看着我窃窃私语了一分钟后如此说到。“看得我发毛,原来是这样。照吧,随便。”正当她们举相机齐眉地要拍的时候,那边喊“走了”,她们就飞也似地钻进了电梯。两女生:如果没拍成,来这里看吧,我已经纪录在案啦。)

 

——??(呵呵,没法评论就不用说啦,反正已经这样啦!)

 

这就是我的最新发型的遭遇。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评论,我会继续补充。

下面这张照片是头发的细部放大.

 

又换发型了

 

关于这个发型,是我自己的设计和我的“御用”发型师——其实就是望京附近为我打理五年头发的某发型屋的老板——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当时的设计如下:

 

——要显得头发比较多,要有张曼玉四年前的蓬蓬头的效果——工作操劳,我的头发日渐稀少,不蓬不行啊!

 

——要有黑人小辫的感觉——这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卷无卷之间的状态。

 

——要有短短直直的刘海——这是没烫之前发型师给我剪头发的时候,我又提出的要求。因为突然想起刘海好像最近看得比较多,甚至有人留着齐眉的大刘海。

 

然后,我烫这个头发的经历如下:

 

总共耗时六个小时——好在是个周末,我自己的史上最长,也算磨练了耐心。

 

烫发工具——类似柔软铁丝的两寸长的软细物体,外面包裹着或红或绿或黄的纤维材质。此物可以任意造型,或紧或松,或疏或密,可随意处置。最后,据发型师统计,此工具共耗100+个。

 

我的感受——每上一个发卷都很疼,因为要把发根烫立了,拧得很紧。拆发卷时,我对疼痛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于是转化成眼含热泪的喊叫:“我再也不烫头发了”——怎么有点像生孩子时的声音?

 

可能还会继续——生命不息,求变不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