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是记者 |
转型、变化,今年才到了真正巨变的时刻。10月9日,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再次证明这是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时代。
这边,互联网企业风生水起,赶上了浪的大红大紫,那边,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设备制造商也是变化不断,“转型”之风越刮越厉。换标者有之,新战略推出者层出不穷。就以通信领域而言,并购乃至合并事件一个接一个,一切都在谋变ing。
事实上,所有改变的核心驱动力仍是互联网,互联网的新应用不仅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更带来了新应用模式之下的变化以及转型。
但是,变之道在哪里?这才是企业最应该思考的。对企业而言,换标也好,新的口号也好,最终仍是“引导消费”的商业规则,也就是说,仍是产品说话,包括服务在内的产品才能带来效益,这才是根本。
前不久,思科全球统一换标,换标的主题是:“Human Network(人性化网络)”。思科总裁钱伯斯说,思科的目标是要重新定义“网络”。钱伯斯一向喜欢引领网络行业发展,客户向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迁移,思科也跟着改变。这一次思科的改变,感觉他又找到了“新玩具”——人性化网络。在钱伯斯看来,网络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平台,不仅仅是IT的平台,更是各种形式的通信和生活体验的平台。我们看钱伯斯所推出的“人性化网络”,网络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局限为IT系统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网络”将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网络厂商的定位也不仅仅固守在“计算机网络”行业,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其实,钱伯斯说了这么多“人性化”的虚词,最终卖给用户的是什么呢?如果仍然是传统的网络设备,那恐怕说出花来,意义也不大。在思科的“人性化网络”当中,不仅有贴近消费者的方向性变化,也有IP电话、WiFi电话这样卖给最终消费者的新产品。这里姑且不论这些产品能否真正成功,只说这一次的转型思路。
再来看运营商的转型,一方面,今天的运营商正在成为娱乐提供商,向娱乐转型,甚至像SK电讯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娱乐公司,包装、推出自己的艺人。另一方面,运营商向信息化进军,为行业、企业提供新解决方案,寻找蓝海。
那么,今年以来发生并购事件发生最多的通信设备领域,这些厂商该怎么转变呢?从阿朗、诺西到北电卖掉3G,除了合并、并购、重组,并没有什么新的玩法,指望的客户还是运营商。可是,这时的运营商已经和华纳、百代这些唱片公司交杯换盏了。
前不久,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发表的报告称,从国际市场需求环境来看,虽然通信设备的出货量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走出了低谷,但是目前的出货量也仅仅相当于10年前的水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寒冷仍在继续。笔者曾经写过《看诺西合并:在烈日和暴雨下》,在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严重寒冷的时候,别说两个厂商抱在一起,再来几个,恐怕日子也不好过。转变的关键不在于合并、重组,而在于有没有适应当前需要的新产品、新方向。转变只是形式上的,最终还得用产品说话。换言之,转型或者改变,最终是要寻找“新价值”。
举一个例子,有的厂商天天研究运营商的需求,甚至帮助运营商开拓新的消费者,可是,这个厂商最终卖给运营商的还是那些核心设备,路还是那么窄,前景依然还是不乐观。但这些一向以运营商为“圭臬”的通信厂商该如何拓展新市场呢?就算想直接面对消费者,一向以高端核心市场为主的企业能成功转型吗?这些都是问题。新价值在哪里?因为术业有专攻,更要固守运营商市场?
在一个越来越寒冷的市场上,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当然会来,但通信设备厂商们呢?春天真的到来那天,厂商们尚能饭否?通信厂商的“变”仍需思考,挑战仍然严峻。
事实上,思科新役成功与否,还需观察,“人性化网络”能否玩好,还要看思科怎么玩法,但这个转的思路值得探讨,值得关注。
前一篇:【西欧之旅】:遭遇小帅哥和小美女
后一篇:中国标准开始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