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狗咬狗》:暴力中的暖意

(2006-09-04 05:17:02)
分类: 我看电影
  《狗咬狗》:暴力中的暖意
 
   “我是一名杀手,我是被刻意培养成的一个杀人工具。是的,在我懂事以来,我唯一的生活目的就是能够生存下来,看到第二天的太阳。我吃垃圾堆里的食物以裹腹,但就是这样的垃圾,经常也要你争我夺,甚至杀死同伴才能吃到。在浑身是血的同伴尸体旁,吃下一个干硬的馒头,我是那么地心满意足,因为我还可以得到一张美钞的奖赏。

   你问我为什么这样?我可以告诉你,我别无选择,这是本能。我生下来,就面临着死亡--饿死。等我长大了,到了能够逃出去的时候,我没逃,因为这不仅已经成为我的生活轨迹,更因为,我逃出去,也是一个死。”——杀手鹏

 
 
 
《狗咬狗》:暴力中的暖意
                                                                        
   

    “我是一名警察,现在我已经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不知自己是谁的人。在我懂事以来,我唯一的梦想就是能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惩恶除奸的好警察。但在我真的成为警察之后,我才发现所有的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我办的第一个大案,当我成功地用枪指着隐藏的罪犯时,我惊呆了,居然是我的父亲!!我的世界瞬间倒塌。
 

    当父亲要逃走的时候,我向他开了枪。为什么没打死他呢?这样,我就不用背负他昏迷在医院一年多来对他真实身份的掩饰了。内务部天天来问:‘你父亲为什么会涉黑?’同组的探员天天说:‘你要以你父亲为榜样,做一个好警察!’我能说什么?心里的伤痛能向谁说?我开始变得暴力、乖张。”——警察伟

 
   这就是香港电影《狗咬狗》的基本底色,黑暗、阴郁、压抑、暴力、血腥、绝望、冰冷,甚至肮脏。来自柬埔寨的杀手鹏,吃垃圾长大,他所做的一切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
 
    接下一宗刺杀法官太太的单子,来到香港。在逃亡过程中,藏身垃圾堆的他,无意中发现一个隐身垃圾屋的女孩,智障、被生父强奸。
 
    出生于香港的重案组探员伟,行事偏激。追踪法官太太谋杀案,在与鹏的交锋中,全部同事殉职。二人互相追捕互相角力,以暴制暴,狗咬狗般的追逐和厮杀开始。最后,双双毙命。


一、关于生存 
  电影的主旨就是生存,以暴力以杀戮以另一个人的死亡为代价的“活着”。然而,我认为更“黑色幽默”的是,“为了生存,就得这样”这句反映主题的话其实是伟的父亲说的。伟的父亲,在人们心目中,本来是个好警察,但被儿子发现涉黑后,逃走的时候说了这句话,接着他就受了儿子的一枪。
 
   在昏迷一年之后醒来,向警局内务部招了自己的涉黑经过,然后,割脉自杀。为了生存,他真得这样吗?其实,他可以选择不涉黑,但必须清贫地生活,因为有大量的香港警察就是这么活着的。事实上,他的“生存”只是为了满足更大的欲望而己。
 
    杀手鹏所做的一切,却真的是为了生存。他不得己成了杀手,包括在香港杀人之后的一路逃亡中杀了那么警员,这是为了生存。因为不这样,他就得毙命。
 
    而那个智障的女孩,她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生存。她不受她父亲的凌辱,她就是一个死,而她能逃到哪里呢?影片中间,她等来了救赎。鹏为了生存,杀死了她的父亲。而这恰恰让女孩获得了解脱。
 
    这之后,虽然她智障,但她发自本能地帮助鹏对付跟踪而来的警察伟。并且高兴地与鹏踏上了逃亡之旅。哪怕几寸长的铁钉扎进后脚跟血流不止,哪怕因为伤口感染而生命垂危,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淡淡的满足,因为她心里暖啊。 

 
二、黑色的温暖
 
   苍凉中的暖意,不,应该说是暴力中的暖意。暴力与暖意,正是因为这种反差与张力,更让人为杀手鹏与智障女孩的相依为命而动容。
 
   鹏杀那个女孩的父亲,完全是因为生存,他只知道那个骑在女孩身上的男人会威胁他的生存,因为他可能无法吃到女孩所做的饭,而他是那么地饿。当他扼住女孩的喉咙,用手抓着饭吃的时候,他看见了墙上的照片,那是一张全家福,死的人正是女孩的父亲。
 
    发现这一事实的鹏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更凄惨的人。他无法再下咽,他为女孩穿上肥大的底裤,给了她一丝最基本的尊严。

 
 
《狗咬狗》:暴力中的暖意
 
   

   是的,杀手鹏知道,带着一个智障的女孩逃亡,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然而,他不能抛下她不管,同病相怜,他不能放下她。看见她就好像看见自己,救她也就是救自己。
 
   这不仅仅是感激她在关键时刻救了他,而是对女孩的关心让他的生命有了一丝牵挂,他的人生从此不再是苍凉与虚空。
 
   堪称高手的鹏杀了众多警察之后,千辛万苦带着女孩回到了柬埔寨,把杀人挣来的钱交给了杀手集团的老板。老板却因为鹏已被警方通缉而赶走了他。

   这时,影片的亮色才开始出现。鹏带着女孩隐居乡间,种田种地,日子平淡却也幸福。女孩也成了鹏的妻子。然而,因为要剖腹产,鹏没有钱,只有再回杀手集团找老板,却遇上了为了追踪他而已经成为黑市拳手的警察伟。
 
    在最后的博斗中,当伟用刀抵住女孩做人质的时候,杀手鹏下跪了,求伟放了女孩。杀手鹏一直在为生存而博斗,他一直是个胜者。在他的一生中可能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下跪,女孩当然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她的眼里闪现的是惊喜与痛心交织在一起的无奈。也许,在她卑微的一生中,有这一刻,已经足够了,她已经比别的女孩拥有了更大的财富。
 
   而女孩越是明白杀手为她的付出,她越是心痛。女孩说:“我死了,你就可以离开了。”然后,头一歪,自己撞向刀锋。同一瞬间,杀手的刀也插进了警察伟的脖颈间。在女孩与伟都奄奄一息的时刻,杀手用刀划开了女孩的肚子,取出了已经成形的婴儿。 
 
   片子开始是大段黑色的夜晚以及间或出现的黎明,一直处在阴暗的色调中。到后来,杀手与女孩在夕阳下的农田里互相喂食,片子开始亮起来。再到最后,婴儿在金黄色的阳光下大声地啼哭,越来越明朗。可见,导演还不是一个狠心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光亮。
 
    正如“望见堤岸才溺死的人,死得双倍的可怜”,黑色世界中的一丝温暖,这温暖来得双倍的不易和值得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真正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杀手和女孩,却是不多话的人,只用经历和无言就可以沟通了。而这正是生命的本能。“我来自寒冷,我寻找温暖”,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人生的困境
 
    警察伟最终成了一个“杀人机器”,但他既不是因为生存,也不是因为道义,他只是因为困境,人生的困境。关于警察伟的变化,我认为是有迹可寻的,也是合理的。
 
    毕竟,一个人的来自童年就有的梦想,被自己的父亲摧毁之后,他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已经全然地变了。再加上杀手鹏的厉害,他身边的同事全被杀掉,他不变态才怪呢。但是,要明白,他之所以变化的来源,不是因为杀手,根子在于他的人生价值的被毁灭。
 



《狗咬狗》:暴力中的暖意  
                                    
    
    影片更深的意义在于,不仅有杀手鹏来自生命底层不得己的人生困境,也有警察伟被这个现实社会所导致的困境。父亲的所作所为带给自己孩子是怎样的影响啊!? 
 
  然而,这一代的困境已经无法摆脱了,生命如斯,无法更改。然而,在毙命的同时,新生命的诞生给了我们新的希望。警察、杀手看见新生儿举起的小拳头,听见新生儿的啼哭,然后,他们安然地闭上了双眼。
 
   在新生儿的旁边,是饱含着血泪的三个曾经年轻的生命。没有人愿意这样,如果能够选择,谁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谁不愿意受人尊敬,谁不愿意生活幸福?没的选择,无论是生之为杀手,还是变之为杀人机器,都符合逻辑,也合常理。这就是生命之一种。或许,上天安排我们来此世界,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四、关于电影本身

 
    影片并不完美,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如过于暴力,太过血腥,有时是没必要的。我很欣赏陈冠希饰演的杀手,看到了他不多见的演技。不知名的女孩扮演者,也演得很好,脸上的淡淡的满足与幸福的表情很到位。但是,李璨琛饰演的警察伟有些做作,夸张不够内敛。当然,这和导演有关。
 
    关于片名。我是一个非常爱狗的人,但是,我同意把这样一部电影叫做《狗咬狗》。因为狗随处可见,生命是那样的卑微,它们为生存而挣扎。遇到好人,就可能上天堂,遇到恶人,就惨如蝼蚁,而更更重要的是,狗虽卑微,却最是有情有义。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昆廷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同样的黑色,同样的暴力,那部电影里却有大量的幽默与自嘲,举重若轻,却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该表达的深刻一样没少,并借着黑色幽默走遍全世界,这是我们的电影值得学习的。
 

《狗咬狗》:暴力中的暖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