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全天候开放”好处多

(2009-02-14 20:36:54)
标签:

课堂

全天候开放

听课

教育杂谈

校园

分类: 教育文档
目前每个学校都有对教师互相听课的指标要求,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听课制度,就将不能真正发挥听课的作用和价值。
当下,几乎每位教师想去听别人的课的时候,都要在课前向被听课者打招乎,没有得到被听课者痛快的同意,是无法去听课的。而事实恰恰是被听课者很不情愿有人去听他(她)的课,所以往往得到的回应是:“我这节课是习题课”、“我这节课是讲卷”、“我这节课是复习课”,言外之意是不欢迎你去听课。碍于情面,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想去听课的教师不能如愿。
 
老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学校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个资源如果能尽最大可能的得到交流和共享,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效提高。
但是教师不能顺利地去听想听的课,这已成为很多学校的通病。
怎么破解这个难题,是学校领导要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学校,我曾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就是实行学校“课堂教学全天候开放”制度。当然这个制度的执行也是经过反复讨论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之后才得以实施的。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推行都不会是一触而就的,这里详细的操作过程就不赘述,只把主要思路介绍一下。
课堂教学全天候开放制度,就是任何教师的任何一节课都是开放的。开放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面向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开放,二是面向学生家长的开放,三是面向社会的开放。就是我们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来听的。对听课者的要求是:一是听课者在听课之前不准向被听课者打招呼(打招呼是要扣分和受到批语的,这样就破解了打了招呼之后被婉绝的局面),二是听课者必须在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三是听课者必须要座在教室的后排(这样最大限度是减少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通过课堂全天候开放,真正打通了制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的瓶颈,在实践中收到了出奇的好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课堂全天候开放有很多好处。
一是,教师可以随心所欲的听想听的课,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先打招呼,如果不被同意就听不成的局面了。听课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教学能力迅速提高。
二是,所有的教师备课更充分更认真更精益求精了。因为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可能有人来听,教师们每节课都要下功夫备好,以防备课不充分被同行笑话瞧不起,甚至有失误被落下笑柄。
三是,教师常被听课锻炼了临场发挥能力。因为教师们几乎每节课都有人在听,而且有时候一节课来了近十位家长在听课,长期的锻炼使教师课堂上能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我原来工作的学校教师参加县市级教师比赛,面对众多的听课者镇自若就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被众人听课而锻炼出来的。他们在比赛中不紧张能放开,在这一点就占了很大的优势,所以他(她)们每一次参加教学比赛都能充分发挥自已的真实水平,屡次获得市县教学比赛一等奖就不足为奇了。
四是,教室里来了听课者,无论是学校内部教师还是家长或是社区人员,从课堂秩序来说,学生们的自律就加强了,只要有听课者在教室,课堂组织的都会比较好。
五是,家长或是社区人员来学校听课后,加深了家校互动和理解。家长们或是社区人员在课堂上真切的感受了教师工作的辛苦,每每看到教师们讲课累的肝长气短、口干舌燥,更增进了家长对教师辛勤工作的理解。
六是,家长听课,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学习的辛苦,也同时增加了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更加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当然好处还有好多,这样的听课,促进了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更强,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成效明显,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幅提高,学生的成绩全面丰收。通过我们的实践,感觉课堂全天候开放有百益无一害。
 
诚然,以上只是我们学校实践的课堂全天候开放制度。任何制度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新的制度的推行都要因校因时制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