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2008-09-14 08:36:43)
标签:

运动

休闲

徒步

登山

分类: 多彩生活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9月13日,星期六,下午,几位朋友相约去徒步登山。

下午2点,从大连市内出发,走大连到旅顺的北路,大约半个小时,来到了大连金龙寺森林公园。朋友们都是常来这里,我是第一次来,一切都觉得很新鲜。我很仔细地观察公园大门口处,公园的门口处用人工修建的十米多高的巨石上题写着“大连金龙寺森林公园”,浑厚的手书行楷字体,落款是“家胜”。听朋友介绍说,这个公园是国家级的,是大连六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的一个,可是为什么公园的题名里没有“国家”两个字呢?我想可能是最初开业时,还没有被批准为国家级的原因吧。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公园的门口右侧修建有一个近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停车场的地面用青石铺成,从石缝中已经长出很多蒿草,停车场只停有十多台车。看样子这里的游人不是不多,能来这里的全是为了徒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而来的。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公园的售票窗口有详细的门票的标示,门票每人15元,电动浏览车单程每人10元,自行车单人10元、双人20元。

在公园门口的左侧的路旁,几位农民把自家产的南瓜桃子等摆在这里出售。我上前与看看了这些南瓜水果,与几位老农聊起了家常。他们的东西卖的很便宜,南瓜是论个卖的,一个七八斤重的南瓜才卖5元钱,5斤左右才卖3元,小的只卖1元一个。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大约等了十多分钟,我们的人来齐了,大家入园开始徒步。
刚入公园不远,看见有一台车停在园外一处,看样子是主人为了逃票,把车停在那里,并从那里进入公园,自然逃掉了公园的门票。原来我想,能来这里徒步登山的人,应该大多是白领金领或是老总级别的人(当然我是除外了),这些人应该是很有素质,没想到居然有开车来玩的人,连门票都不买,从这里逃票进入公园。
走进公园不到二千米,发现在路旁有几处没有修建完工的别墅,二层小楼整体框架完好,只是从来没有安装门窗。看样子,这个工程应该是十几年前修建的,房屋的四周长满了树木,已经彻底遗弃不用了。
我们沿着水泥铺就的小路向公园深处徒步,路是沿着两山之间很窄的平坦地带铺设的。路的两边都是各种冠木小草,空气中散发出一种馨香,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真是神清气爽。路上行人稀少,林中也没鸟儿的声音,这里出奇地幽静。

随着不断行进公园深处,不知不觉中,海拨也在不断升高,越走脚下的路越高,走到3千多米的时候,路面开始明显呈现陡坡。到了4千米左右,水泥路面被长条青石代替了,不过还没有出现台阶,小草不时地从路面的石缝中串出,路边的树木的枝条也不时申出来,想抚摸着我们。

我们走了5千米左右,前面出现了石阶。沿着石阶而行,忽上忽下,左拐右拐,大约又行了2千米左右,前面又出现宽阔的地带。这里较平坦,公园因势而建了射击场。大家在这里小憩。从这里向西望去,那山顶就是这个公园的最高处,看景点指示牌介绍,从这里登上999级台阶,就到达了森林公园的最高峰406米海拨的峰顶。大家已经徒步了8千米左右,已经很累了。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一位朋友说他要上去,我也跟着登了上去。这里上山的石阶刚开始还不是那么陡,可是走到三分之一处以后,石阶又窄又陡,而且不断出现急弯,石阶两侧全部加了护栏。在最危险处,向下望去,令人眼晕目弦。好在中间有几处缓台,在那里稍做停留,举起相机草草地拍了几张图片,就继续攀登,终于登上最高峰。峰顶没有任何建筑物,只有一圈护栏。极目远眺,北面十几公里处,就是大海,在山与海的空间是一片开阔地,那里大片大片地村庄楼房依晰可见;往东望去,在山的尽处,一片高楼露出顶端,那就是大连城区的建筑。在山顶我和朋友互相用相机给对方拍了到此一游式的照片,我们就下山了。
徒步登山,享受自然
下山之后,我们又徒步2千多米,返回了公园的入口处,此时已经用去三个多小时。
 
小资料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连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和红旗镇交汇处,距大连市中心25公里,占地21.38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奇石遍布,绿草如茵,植被覆盖率达94%以上。公园内有植物72科、296属、757种,有动物30多个品种,已经形成集旅游、休闲、科普考察、强体健身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该森林公园成为目前全国离城市最近、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而且公园内新建成的999级登城台阶也堪称目前大连地区台阶之最。2007年4月,经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审定,并经国家林业局审核同意,大连市金龙寺森林公园已被正式批准建立大连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大连市第6个国家森林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