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城市风情摄影比赛,希望您投票支持。点此
投票 (进入页面后只需点击我的每张图片下方
投票 按钮即可轻松投上您的一票。每张图片都可投上您的一票啊!谢谢您的支持!)支持我,就投票吧!
(本文已被新浪博客首页排行榜推荐)
沈阳/清故宫-崇政殿和凤凰楼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在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崇政殿和凤凰楼。崇政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是皇太极日常临朝的地方。崇政殿后面(北)有一凤凰楼,三层建筑,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在凤凰楼的北面是清宁宫,左右分别是东宫和西宫,是皇太极和皇妃的居住学习休息场所。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图1:崇政殿前景
图2:崇政殿内景。由于光线很暗,图片拍摄的效果很不好,但是能看出大概的布局,正中是皇太极的金銮驾座,前面有两根雕刻金色蟠龙的柱子,整个金銮殿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图3: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见图4)。

图4: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就悬挂在凤凰楼的正门上方。

清宁宫、永福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分列在凤凰楼的北侧、西侧和东侧。图5就是清宁宫内部的西三间,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般称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国家典礼的建筑为“殿”
,而称帝后居住的建筑为“宫”。满族人建立政权之初,在沈阳故宫的建筑中也依照历代宫迁制式建立了故宫。沈阳故宫崇政殿后高台上的内廷,实际上也就是清太宗时期皇帝的“家”。在这个区域里,共有七座宫,两侧是六座配宫,正面居中而建。坐北向南的是中宫清宁宫,即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哲哲居住之处,这里是整个宫殿的核心。
满族住宅的典范清宁宫是五间硬山顶前后廊式建筑,除了殿顶的琉璃瓦和檐下的彩画,没有过多的外部装饰,作为内廷正寝可以说相当朴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满族传统建筑的典型风格,人们通常将其概括为“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
所谓“口袋房”,也称“筒子房”,即清宁宫五间房的屋门,不是开在正中一间,而是开在东侧第二间,加上室内西侧四间不设间壁墙,就像从一端开口的口袋,与汉族地区比较多见的“中间开门式、一明两暗”或称“钱搭子房、挑担房”,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格局来源于满族早期只设一个出入口的“地窨子”式住宅,也与过去满族以一家几代同住一室为家庭和睦象征的观念相吻合,增大室内空间,也便于举行祭祀、宴会等活动。
清宁宫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是盛京皇宫中宫。东稍间为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特氏哲哲的寝宫,西四间为宫廷内举行萨满祭祀的神堂和皇帝宴客之所。清迁都北京后,皇帝东巡盛京时仍循旧制在此举行祭祀活动。其建筑特色被视库满族传统住宅的典范。
图5:下图为西四间内景。
图6:下图为清宁宫东一间内景。参观时东一间没有开放,只是通过南面的窗户向里拍摄,据说里面的卧室(图中左上的露出的卧室一角)是皇太极的卧床。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
图7:永福宫外景。永福宫俗称“次西宫”,是皇太极庄妃的寝宫。1638年福临(顺治皇帝)在这里诞生。庄妃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公主,关雎宫海兰珠之妹。生于明万历41年(1613),卒于清康熙26年(1687),13岁时嫁给皇太极,1636年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去世后尊谥孝庄文皇后。庄妃聪慧美丽,力佐太宗、世宗、圣宗三朝。每每在清初政治风云关键之际能够审时度势,掌控大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生之一。

|
|
图8:永福宫内庄妃的居室。
|

图9:庄妃的卧床。

图10:永福宫内的外室。沈阳故宫的每个开放建筑物内都有一位专门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值班,由于屋内没有取暧条件,工作人员身穿羽绒服双手放在暖袖里还是抵御不了室内的寒冷,所以他(她)们还是不停地在室内边走动边跺脚。

图11:图为关雎宫外景。关雎宫,亦称东宫。 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崇德元年(1636)定名关雎,是清太宗皇太极寄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寝宫。海兰珠为中宫皇后的侄女、永福宫庄妃之姊,同出蒙古科尔沁部落。
其实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姑姑领着两个侄女,同时嫁给了皇太极。这个姑姑就是中宫皇后博尔济特氏哲哲,两个侄女分别姐姐是东宫(关雎宫)的宸妃海兰珠、妹妹是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用现在的伦理那应该是乱伦,可是在皇帝身上在清朝那是正常的合规合法的。

图12:这是关雎宫宸妃的内居室。

【注】本文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如转载需本人同意。《仰望星空》圈友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即可。
【来访朋友,欢迎加入本人创建的《仰望星空》 博客圈。让我们在这一片共同蓝天下仰望星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心一切我们感兴趣的人、事和物,用我们各自的方式(文字/图片等等),表达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