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北京交通冬天大连车站北京车站公交出租车文化 |
北京的深冬之行——交通
【写在前面】2007年12月28日晚上9时,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应邀前去北京参加新浪网与远洋一方举办的“生活理想,寻梦一方”摄影比赛颁奖活动。30日早上8点10分,双脚又踏上了大连的土地。前后不足36小时,往返大连与北京之间,真可谓风尘仆仆,全程参加了颁奖活动。虽然只有36个小时,但是见识颇多、收获颇多、感想颇多,随笔记于下。
关于交通
我是提前托朋友给买的往返硬卧票。前年乘坐过这趟进京列车,那时上了车以后不长时间,列车员就来把乘客的卧铺票收走,并给乘客发了一张卡片,临下车前乘务员又来叫醒你并把车票换给你。这次乘车是上车前列车员在车门验票登记后,
再也不用来收票和换卡片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本次列车直达北京,中间所有车站不停车,所以就不会出现乘客坐过站的问题,因些也省了收票换卡的手续。不知其它中间有停车站的长途列车现在还是否有收票换卡的做法。

这趟车从大连到北京全程用时10小时55分,中间如果不在几个站停了几次(没有乘客上下,可能是加水吧),可能还要快些。原来也有乘飞机的想法,但是自从前几年北京到大连的飞机发生了“五·七空难”后,再有短途我是不想乘飞机的。再说大连到北京总共飞行不足一小时,可是起飞和降落过程就用去了大半,这个时间坐在飞机上是最难受的。
北京的交通,地铁还是很方便的,可是公交车就不敢恭维了,经常可见乘客蜂涌而上的,根本没有大连这种有序排队的礼让精神。前一段时间,在新闻联播看到北京在抓乘公交排队上车,可是这次看到的和我在十月份在北京看到的没有什么差别。在北京乘出租车偶而你还会遇到拒载的,以前只是看朋友说过拒载,可这次我亲自遇上了。在长安戴斯大酒店门口,我出门正好遇见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可是司机一问是去地铁国贸站的,马上说不去,我说你这不是拒载吗,他又说我去厕所,可是他离开车,没锁车门,走到酒店门口与保安聊了几句就回来了。北京零下九度的天气,人在外面站一会就会很冷的,我一气之下拍下了这辆
车,真想把他举报到出租车管理部门。

火车站的服务,北京大连差别很大。在大连车站进安检门时,我打开摄影包,说明里面装的是反转片,不扫可以吗?安检人员手工检查后放行。可是在北京站,我反复解释,反转片扫一次会有微小影响的,你无论怎么说,也是不行,就是打开包给人家看,人家连看都不看,要求过扫描。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北京站的播音员说话不标准,而且高亢的大嗓门真让人受不了,那简直是噪声!在大连站,旅客一进入站台就能看见有一个指示牌,指示大号车箱在前、小号车箱在后;而在北京站根本没有,有很多人南辕北辙走错了方向。这些虽是细小的差别,但是却反映了经营者管理者的理念不同。 支持我,就投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