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2007-12-02 07:39:37)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视觉/图片

土家村寨

房子

民俗

西部

我参加了新浪举办“生活理想,寻梦一方”博客摄影比赛,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看完后别望了投上您的一票啊!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2006年5月,我们从梵净山下来,顺路来到了位于梵净山东线的江口县的一个土家族村寨——云舍村。没有进村,就远远地看见通往的村里的路口高高地立着“中国土家第一村”牌楼。车进欲进村,在村口的牌楼下,他们用土家族特有的习俗敲锣打鼓跳着唱着舞着欢迎着我们。好客的土家族男女把我们堵住,每人必喝一大碗土家自酿的米酒才能进村。这个习俗其它民族也有,如苗族,但是他们是在仪式上让你喝他们的米酒。而土家人是在进村就让你喝,看来村家人更好客了,没有酒量可要小心了。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云舍村座落在神秘的梵净山脚,风景如画的太平河畔。云舍至今属于中国土家族民居经典的古寨,四百余户宅舍依山傍水,高低错落,蜿蜒起伏,崎岖而狭窄的青石板道路,幽深的巷道,诸多明清古建民舍,祠堂,犹如走进那已久远的岁月。 
云舍土家族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土家民族已与其他民族交往、融合,通婚联姻,但是云舍的土家族仍保留着自身民族遗传,遗留的民族习俗,这里仍保留着中国土家族上千年的历史,有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和文化。在云舍村,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农耕农作,土家织锦,手编工艺,特别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土法造纸工艺,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了。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土家村寨印象(图片)

 
附: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毕基卡”,主要分布在湘西和贵州印江、沿河两县。土家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土家族先民便在湘西和及贵州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民族,并和汉族极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生活。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汗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多数讲汉语。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在一起,风俗习惯与汉族大同小异。只是“过年”与汉族有异。土家族过腊月二十八,提前过年。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有别,妇女穿作襟大褂,滚花边,衣长而肥,袖大而短,无领,身着围腰裤脚大镶花边,脚穿尖尖花鞋,喜包白色头帕,着银饰。男子穿有领大禁衣,右衽,青年人喜欢对禁短衣,排扣很多,青布裤子,白布裤腰,裤脚短,头包白帕或花帕。
土家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铺以杂粮和薯类。爱吃辣椒、酸菜、腊制品和糯米。逢年过节有自己的节日食品,如除夕吃公鸡,四月八吃粉蒸肉等。土家族人民群众朴实、诚恳、好客、待人热情,有客人来留宿留餐,吃饭时大碗酒大快肉,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他们可与外族通婚,多是本族内联姻,尤喜姑表亲,认为这是亲上加亲。土家族极重丧事,认为人是一生有两见事,既:“在生一栋屋、在死一口木”
 
【注】本文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如转载需本人同意。《仰望星空》圈友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即可。
 
【来访朋友,欢迎加入本人创建的仰望星空》 博客圈。让我们在这一片共同蓝天下仰望星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心一切我们感兴趣的人、事和物,用我们各自的方式(文字/图片等等),表达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