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一,以地理分布划分(如下图)
<一>市北部地区:
1.以黄河和伊洛河交汇处为中心,在黄河-伊洛河沿岸流传着大量的神话和民间传说——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炎黄会盟,筑坛沉壁;河出图,洛出书等;并且分布着丰富而又密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如,滩小关仰韶文化遗址;伏羲八卦台;石窟寺等。
2.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及其纵深评述:各个时期历史传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而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的支撑,优越的地理环境的支持,使得有足够的条件打造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群带。
<二>市中部地区:
1.在东接青龙山,西抵回郭镇柏峪南岭,南达芝田镇八陵村,北至孝义镇,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分布着北宋各个皇帝的陵墓。
2.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及其纵深评述:以北宋皇陵文化为核心。庞大的北宋皇陵群落可以支撑北宋皇陵文化乃至北宋文化的打造,使其成为巩义市中部地带的文化旅游中心。
<三>东部,南部连接地区:
1.分别与荥阳市,登封市交界地带分布着搠刀泉,雪花洞,九莲洞,后寺河,红河水库,嵩阴森林公园等自然旅游资源。
2.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及其纵深评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建立巩义市自然生态旅游中心。
<四>其他地区:
1.各种旅游资源分布则相对比较分散,比如鲁庄苏秦墓,嵇含墓,夹津口铁生沟冶铁遗址等。
2.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及其纵深评述:旅游资源较少,且布局分散。和市北部地区,市中部地区构成巩义市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
二,以历史沿革划分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时期:洪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期:距今11万年以上。位置:南河渡镇神南村洪沟自然村中部。
<二>,裴李岗文化时期:夹津口镇铁生沟遗址、河洛镇滩小关遗址等。时期:距今8000年。
<三>,仰韶文化时期:滩小关仰韶文化遗址。时期:距今7000年~5000年。
<四>,神话传说时期: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位置:巩义市西南訾殿一带。
<五>,上古时期:
<六>,夏:斟鄩遗址。位置:稍柴、罗庄一带。
<七>,周·东周:
<八>,汉:
<九>,三国:颜良,文丑墓。位置:鲁庄。
<十>,晋·西晋:嵇含墓。
注释:其从父嵇绍,为世号“竹林七贤”之—的嵇康之子。所著《南方草木状》是世界现存最早之区系植物志。书中所载生物防治及竹蔑水上育苗均为世界最早记述。
<十一>,南北朝·北魏:石窟寺。
<十二>,唐朝:
<十三>,宋朝:北宋皇陵。
<十四>,明清:康百万庄园。
<十五>,民国:刘镇华庄园。
<十六>,当代:常香玉故里。
整体特征及其纵深评述:在这仅仅面积1041平方公里的县级城市,竟然分布着中华民族自人类活动时代至近现代以来绵延不绝的文物遗迹和历史遗存――这即便是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十分罕见的;这为巩义市打造一条完整的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廊的旅游链条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源储备。
三,地貌特征综述
巩义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境内山冈隆起,沟壑纵横,属于浅山丘陵区。南部嵩山绵亘,北部邙山横陈,伊洛河蜿蜒其间,由西向东注入黄河。而在河洛交汇处,伊洛河东岸广袤的土地上,既有大面积的河流冲积平原,又有丘陵绵亘,可谓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特征评述:在伊洛河交汇处广袤的土地上,可以提供任何伟大构思所实现而必需的资源条件。
图片资料取自巩义旅游网。
第二部分
一,巩义市情分析:
1.经济社会基础良好:
巩义市是河南省首批省辖县级市,目前境内已有6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里是最多的,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42.7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亿元。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9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41位(国家统计局评全国百强县第52名),中部第1位。巩义市也是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和科技进步示范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乃至河洛城项目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耗能产业转型:
巩义市目前的经济格局主要是以铝工业、耐材、机械、建材、钢铁、化工、电线电缆等为支柱产业为支撑,而这些行业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其后续的发展必然面临环保、资源、政策等条件的制约,不难想象这些行业以后的发展要么更新机械设备,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进行产业升级,要么被淘汰出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行业的转型或洗牌可谓势所难免,而这些高耗能产业的转型恰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由于政府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的发展,各个社会阶层也积极响应,所以长期以来形成了政府淡忘,民间漠视的局面——只是最近几年才重视起来,这些历史积累的因素使得极具文化自然资源的巩义,在同类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竞赛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成为了一种必然。
二,区位优势分析:
巩义市是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地处洛阳,开封两地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之中,开洛高速横贯其中,而周边县市也具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武术而言,巩义正南方仅一嵩山之隔的少林武术名动天下,巩义正北面仅一黄河之阻的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同样声扬华夏。巩义处于两地之中,正好有所作为;而巩义周边县市中国历史名人故居、陵墓也更是数不胜数,其丰富的历史遗存为河洛城项目的拓展提供了无穷的养料。
三,国内同类项目发展状况分析:
对于巩义来说,可以借鉴曲江新区和华侨城的发展思路;但基于地缘文化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其发展还是要着眼于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巩义处于中原之中,其丰富的资源是有条件打造为河南省区域文化中心,若发展状态良好,甚至在若干年可以发展为中部地区文化中心。
四,政策动向分析: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安排了诸多优惠政策,并且河南省也提出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战略规划,整个社会资源也将向文化旅游产业倾斜,由中央到地方的种种政策支持,为巩义的文化旅游事业的飞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参考依据:
《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2005年)
《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年)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
《郑州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
《文化蓝皮书: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年)
第三部分
一,发展思路
1.整体战略思路一:以传统文化旅游为龙头,以自然生态游,农业观光游为两翼的战略布局。
整体战略思路二:以北部河洛交汇处文化产业集群(含农业观光园区)为核心,中部北宋皇陵文化带为副,再加之东南部自然生态游的整体发展格局。
2.文化产业带思路:
以河洛城文化集中带为主干,以市区散布的其他景点为枝干,由点及面的构成自人类文明产生时期至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为构成要素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条。
二,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人文、活力、和谐巩义旅游文化新区,率先实现“文化强”,努力为河南省、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振兴拓出新路径,做出新贡献。
2.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产品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巩义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注重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3.以河洛城建设,北宋皇陵品牌、诗圣品牌的打造等重大项目带动和大型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为支撑,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