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寿命测井用脉冲中子源向地层发射高能中子,高能中子进入地层后,与岩石中的原子核发生多次碰撞后减速为热中子,然后全部吸收,研究地层中热中子寿命的方法,称为中子寿命测井,用这种测井方法可划分油、气、水层
。
一、中子寿命测井的基本原理
由井下仪器的脉冲中子源在井内向地层发射14MeV的快中子,经过地层原子核的散射减速为热中子,直至被俘获,产生俘获r射线。从变为热中子的瞬时起到热中子大部分(约为63.7%)被岩石原子核俘获为止,热中子所经过的这段平均时间称为热中子寿命,用t表示。t的长短与岩石的宏观俘获截面H密切相关,显然俘获截面H越大,热中子寿命t就越短,它们之间有倒数关系,在无线均匀地层中:
t = 1 /VH = 4.55 / H
V:热中子速度,是个常数(2.2x105cm/s);H:岩石的宏观俘获截面(cm-1)。
H是岩石中各个元素的微观俘获截面J的总和。在沉积岩中,除硼以外,以氯的J为最大,所以岩石的J主要取决于氯的含量,所以记录热中子寿命t或岩石的H均能反映地层中含氯量的多少。盐水层比油层的含氯量大。因此盐水层有比油层H大得多和热中子寿命t小得多的特点,所以中子寿命测井可以用来划分盐水层和油层。
热中子在地层内的扩散中,地层中某点的热中子密度按下式规律衰减:
N = N0 * e** -T/t
式中,N0、N分别为开始衰减时和经过时间T后的热中子密度;t为岩石的热中子寿命。
进行中子寿命测井时,在发出脉冲中子之后的间歇时间内,选取两个适当的延迟时间T1和T2,分别测量热中子被原子核俘获后放出的俘获r射线,进而求出热中子寿命。
N1 = N0 * e** -T1/t
N2 = N0 * e** -T2/t
两式相除可得:
t = (T1 – T2)/ ln(N1/N2) = 0.4343( T1 – T2 )/ (lg N1 – lg N2 )
根据上式,通过计算,就可得出岩石中子寿命曲线t或根据t和岩石的H的关系得出岩石宏观俘获截面曲线H。
二、中子寿命测井的由于应用
1、划分油水层
含氯量较高的水层,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大,所以曲线幅度小,并且随着延迟时间增大而衰减得快。油层则由于热中子的俘获截面小而曲线幅度较大,且随时间延迟增大衰减得慢,所以配合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可用来划分油水层。
2、另外,还可用来判断气层,定量求含油饱和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