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探索世界自我保护胆小育儿 |
分类: 家有小宝 |
村口做了一头奔牛的雕塑,很庞大,第一次带和和去村口玩,让和和站在奔牛旁边拍张照片,小朋友紧张的抱着爸爸的脖子说:我害怕!于是赶紧安抚,拍拍雕塑告诉他这不是真的牛,鼓励他亲手摸一摸。消除了戒心的小朋友,玩的很嗨皮!
和和是剖腹产,到了预产期我没有任何要生的迹象,而且B超显示孩子偏大,所以便选择了一个日子做了剖腹产,和和在没经过任何挣扎的努力的情况下便被医生的一双大手抱到了这个世界上。
从月子开始,小朋友睡觉便很轻,稍有动静就会醒来,而且睡不踏实;和和两个月的时候婆婆回了老家,我一个人带孩子,人少了,动静也就更少了,在安静的环境下生活了两个多月后我们一起回了老家。老家里的吵闹,而且家人也习惯了大声说话,所以刚回去的和和总是睡不好。慢慢的孩子也适应了新的吵杂的环境,直到现在,他睡觉了,你可以做别的事情,在他旁边打开吵杂的塑料袋也不能把他吵醒,看着踏实睡觉的宝贝,我也安心多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习惯都是环境造就的。我们可以给孩子优越的环境,但不可让孩子养成优越的习惯。
很小的时候有人大声说话都会吓和和一跳,家里人说:这孩子胆子太小。现在看来,应该不是胆小的问题,而是从安静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吵杂的环境时,孩子还没有适应。看到网上也有说到:剖腹产的孩子,胆子小脾气大。
和和自我保护的意识非常强,一岁的时候刚学会走路,必须有人挨着他,他才自己走,不挨着就一直站着,要不就蹲下,绝对一步也不走。不到14个月的时候自己淘气把手指插进了一个铁皮的孔里,结果拿出来的时候让铁皮弄破了手指。用纱布包好之后的整整三四天时间里,那只手没有拿过任何东西,甚至脱衣服的时候他会很小心的把那要手指握到手心里,不让衣服碰到。婆婆总是感慨:这么大点的孩子,太会保护自己了。
和和第一次回老家,看到真的羊时很兴奋,但让他摸一摸小羊时,小朋友退缩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孩子还需要时间适应,也要让孩子知道羊是很温顺的动物,不会咬人,没有危险,最好能有大人正确的示范。十一回去是和和第二次看到小羊,小朋友拿着草喂小羊吃,不时的伸手摸一摸小羊,还专门拉着我的手让我也摸摸小羊。
第一次见面的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陌生人,孩子自然的表现是先退缩,藏在妈妈身后观察。等熟悉之后才可以自如的交谈,游戏。当然孩子和孩子的交往除外。见过很多父母带孩子第一次见到一个自己的朋友,孩子有躲藏的表现时,父母会说孩子:这孩子胆子太小,甚至不顾孩子的反抗,硬把孩子推到朋友面前,强迫孩子去交往。这样反而会破坏孩子交往的积极性。
有的人说小孩子都应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在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孩子小的时候对于这个世界什么都好奇,是一种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而并不是什么都不怕,不怕危险的去做任何事情。
所以不要再说孩子胆子小,什么都不敢尝试,而是要肯定孩子在探索世界时的自我保护,要在孩子退缩或者害怕时坚定他的信心,打消他的戒心,告诉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探索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