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门
初中时候的我很淘气,经常闯祸,平时也不爱学习,只是上课的时候很认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每次考试成绩还是数一数二的,老师看着成绩也不便批语我平时的捣蛋。
那个时候我喜欢说的词是邪门儿,一道题不会做,我会说邪门,然后费了很大的劲做出来了,我还会说邪门,别人说一个什么有意思的事,我也会说邪门,以至于同学们都说我中邪了。平时和大家一起疯玩,考试时却成绩相当好,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所以一起玩的同学跟我说了一句相同的话:邪门儿了,你也能考上高中。
哇噻
高中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县城读书,所有的人都说着同一种语言,老师讲课也都是方言。不过有时候会有一些大学毕业的实习生来任教,他们会把大学里流行的语言带到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来。当他们第一次听到学校的校长操着当地方言跟他们讲学校的制度时,他们的嘴巴张成了○型,说:“哇噻,校长说方言,难怪没有一个学生说普通话”。这些实习的老师们把推广普通话当成了教学的一部分,只是在这样一个说方言的大环境里,他们的努力成效不大。短短的三个月实习期结束了,那些年轻可爱的老师竟然也用方言跟我们道别,我惊讶的说:“哇噻,老师的方言大有进步喔”。当然老师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只是把方言改成的普通话。
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学校流行说“哇噻”,不管是惊讶还是开心还是无奈,每句话的开头总能把这两个字加上。例如:“哇噻(惊讶的语气),这么难的题你都能解出来,真是个天才呀”,“哇噻(开心的语气),老师说这个周末不补课”,“哇噻(无奈的语气),学校不许高中学生参加这次全县的书法比赛,我们都白准备了”。
小
高二面临分科,大家都在那里踌躇不定,然后班主任特兴奋的说:“拿不定主意的人下自习课后来找我,我给你们小分析一下”。结果这些听了他小分析之后的人都说班主任有小私心,因为教语文的班主任让大家选文科。
之后同学们之间的对话都和“小”有关了。周末小聚一下,有空小聊一下,学了新歌小唱一下,不懂的问题小请教一下。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有些大大的开心。
美丽的
上大学第一天晚上,大家都作自我介绍,老五特严肃的站起来说:“我来自美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美丽的的名字是崔欣欣,我是达斡尔族,一个美丽的民族”,老五的话就像她的人一样美丽。
以后碰到同学要互相介绍认识,都会说:“这是我们宿舍美丽的***”。而这种方式也闻名于全班,甚至全专业。
郁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整个社会好像都开始流行说郁闷这两字了。好朋友之问候说最近怎么样,对方的回答肯定会有这两个字。生活、心情、学习、工作等等都和郁闷能挂上勾。
一个人郁闷不要紧,整个社会都郁闷了,那就有问题了,还好这个郁闷流行的年代好像也在不经意见悄悄过去了。如果要想知道那一天郁闷这个词开始消声匿迹的,这个我还真想不起来了,好像是一觉醒来之后这个世界与郁闷无关了。
晕
琼瑶阿姨的新剧《又见一帘幽梦》中的一段对白中一连说了13个晕,所以媒体的评论是琼瑶阿姨也与时俱进,学习流行词语了。晕的确是这个年代最流行的词,一次在地铁上听一个人打电话,他说的晕也不下十个。“晕,我说你在那儿呢?晕,还没喝完,你真晕,还让我给你写议论,你晕了吧?我正晕着呢,地铁里呢,真晕,信号真差,晕死……”。最后信号断了,他不得不挂上电话,旁边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有一个哥们还跟他说:“你太神了,连着说了十几个晕,我都会快听晕了”,他呵呵一乐。
聊天工具里飞来飞去最多的字就是晕,不管对方说了什么你都可以用晕来接,晕在这些运用的过程中,有时候没有任何意思,只是一个语气助词,词性的变化真是很奇怪。希望语文老师不会被我这个说法气晕。
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比较大型的流行词语变迁,不知道读些文的你有那些关于流行词语变迁的记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