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于2007年7月13日发表于《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非常感受版。
《买书不如拍书》
蝶梦飞舞
如果你在图书城看到有一些人拿着先进的数码产品对着一本书拍照,你千万不要惊讶,因为买书太贵,抄书太累,而一本书上真正能用的上的可能就只有几页甚至几段,所以用高科技装备拍下所需内容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第一次拍书是在大二的时候,那时刚好同宿舍的欣欣买了一台电子琴,因为没有买乐谱,所以只天天听她弹《两只老虎》,因为那个简单,右手的指法简单,左手和和弦也好弹,所以不几天宿舍里所有的人都会了。
因为刚买的电子琴,大家都很有兴趣,还扬言说要每个人学会一首名曲。为了找自己喜欢的乐谱,我和欣欣跑到学校附近的书店去买,结果所有的乐谱都很厚,内容很多,价钱也真是不菲,翻了好多本,最终还是没舍得买。临走的时候还特舍不得,突然想起欣欣新买的手机带有130万像素的照相功能,于是两个人躲在书架后面,用手机拍下了《梁祝》和《致爱丽丝》的乐谱,正当我们再找别的乐谱的时候,被老板发现了,他生气的冲我们说:“要买就买,拍什么拍”。然后就剩下我两面红耳赤的逃了出来,还好拍到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第一次拍书的经历,拍书成功,但是却被老板轰出来了。
大三毕业时要写论文,图书馆一层的杂志只能在室内阅读不能外借,有时候看到自己需要的理论或者图表,只能用手抄,有时候一大段抄下来手都要断了。最后就问欣欣要来了手机,把需要的东西都拍下来,回去放大了再打印出来,真是方便了不少。图书馆老师和看书的同学都用很异样的眼神看着我,看的我特不好意思,好像我做了什么错事一样。回到宿舍跟大伙说的时候,姐妹们都说:你又没偷书,只是拍些你要用的资料而已,不用放在心上的,更何况有个姓孔的人也说过读书人偷书不能算偷,只能说是窃。于是我的拍书心得受到宿舍姐妹们的强烈欢迎。
有了在小书店拍书被抓和在学校图书馆拍书被行异样注目礼的经历后,得出了这样的总结:如果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就狠心花些银子买下来,如果只是需要一些资料那就去大图书城拍,那里便于掩护,而且选择书籍的范围很广。
去年买了房子的欣欣今年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装修的事儿了,我这个好朋友兼死党便成了她的最忠实陪同者,人家装修都跑建材城,她却先跑书店。西单图书城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两个人在那些家居装饰,家具设计的书架前找书,选图,然后用她的数码相机拍下来。按下快门时发出细微的喀嚓声,引来了周围读者们的注意,心想还好管理员离我们很远,她听不到。不过大家的反应很平淡,只是回头看看我们,或者报以微笑。拍完我们喜欢的书页,准备离开时经过一个美食菜肴精品书区,看到好多人都在那里拿着相机拍着一些菜谱,看来在这样的大图书城里,拍书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难怪大家看到我们拍书时反应平平。
我选了几本一直要买的书去柜台结账时候,刚好碰到一个美女也在结账,她旁边的的女孩问她:“你不是拍了几页自制面膜的方法嘛,怎么又要买这本美容书了”?那美女说:“感觉都挺好的,总不能把整页书都拍下来吧,都拍下来管理员也不让啊,这本书内容挺好的,也是我喜欢收藏的书籍,所以还是买了吧”。
一本书里也许只有一段是自己想要的,为了这一段买下一本书,想来真是不划算,所以就用拍的,方便又实惠;遇到好的又值得收藏的书籍大家还是会舍得银子买的。不过人家标明禁止拍照的书店,您可千万别拍,违反规定的事儿咱可不能干,没有写明不许拍的地方,你了尽可能小心,不得已跟老板暗战一番也会很有成就感。拍书是为了方便学习和工作,所以拍并快乐着。走出图书城的时候,前面有几个穿着时尚的男生边走边谈各自的拍书经历和所拍的内容,这时才发现原来这个群体早已经在身边了。
加载中,请稍候......